返回首页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哪本书?

300 2023-11-28 22:39 admin   手机版

一、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哪本书?

高三物理选修3-2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楞次定律公式:E = vBL (v为杆在磁场中移动的速度)

二、物理楞次定律讲解?

物理学中的楞次定律是中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电磁学的一个难点。楞次定律有两种常用表述:一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它反映了感应电流的方向应遵循的规律;

二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效果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它反映了感应电流产生的某种机械效果。

三、关于物理楞次定律,通俗解释?

楞次定律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内产生了感应电流来阻止磁通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导体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话,就用楞次定律来判断感应电流,如果导体做了切割磁感线运动的话一般用右手定则来判断,当然这时也可以用楞次定律来判断,但不如右手定则快。

四、高中物理楞次定律和安培定则分别用哪只手?

左力右电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楞次定律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法则。

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四指在同一平面内且跟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使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四指方向为感应电流方向。 右手定则只适于判断闭合电路中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楞次定律是一致的,但比楞次定律简单。

左手定则(安培定则):已知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判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伸开左手,让磁感线穿入手心(手心对准N极,手背对准S极),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的方向就是导体受力方向。 至于怎么用,“左动右发”,就是,左手“电动机”,右手“发电机”。 左手定则说的是磁场对电流作用力,或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这是关键。 右手定则所应用的现象,就是导线在磁场里面,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时候,产生的感应电流的运动方向。例如磁场方向,切割磁感线运动,电动势电动方向这些都是与感应电流有关的,用右手定则。

五、俄国物理学家楞次是谁楞次的成就有哪些?

楞次,1804年(甲子年)2月24日诞生于爱沙尼亚.1830年被选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1834年选为院士。中文名 楞次外文名 Lenz,Heinrich Friedrich Emil国籍 俄国出生地 爱沙尼亚出生日期 1804年2月24日逝世日期 1865年2月10日职 业 物理学家毕业院校 道帕特大学主要成就 发现了电磁感应的楞次定律和电热效应的焦耳-楞次定律。楞次(Lenz,Heinrich Friedrich Emil)1804年(甲子年)2月24日诞生于爱沙尼亚.16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家乡的道帕特大学.1828年被挑选为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的初级科学助理,1830年被选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1834年选为院士。曾长期担任圣彼得堡大学物理数学系主任,后来由教授会选为第一任校长。楞次在物理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电磁感应的楞次定律和电热效应的焦耳-楞次定律。1833年,楞次在圣彼得堡科学院宣读了他的题为“关于用电动力学方法决定感生电流方向”的论文,提出了楞次定律。亥姆霍兹证明楞次定律是电磁现象的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热方面,1843年楞次在不知道焦耳发现电流热作用定律(1841年)的情况下,独立地发现了这一定律。他用改善实验方法和改用酒精作传热介质,提高了实验的精度。1831年,楞次基于感应电流的瞬时和类冲击效应,利用冲击法对电磁现象进行了定量研究,确定了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等于每匝线圈中电动势之和,而与所用导线的粗细和种类无关.1838年,楞次还研究了电动机与发电机的转换性,用楞次定律解释了其转换原理。1844年,楞次在研究任意个电动势和电阻的并联时,得出了分路电流的定律,比基尔霍夫发表更普遍的电路定律早了4年。1865年寒假,楞次在意大利罗马中风去世。重要贡献 物理学重要贡献——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是一条电磁学的定律,从电磁感应得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注意:“阻碍”不是“相反”,原磁通量增大时方向相反,原磁通量减小时方向相同;“阻碍”也不是阻止,电路中的磁通量还是变化的。它的公式是:E=NΦ/△t1833年,,楞次 在概括了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称为楞次定律( Lenz law )。楞次定律可表述为: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它所激发的磁场来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也可简练地表述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六、高中物理关于电动机的知识点?

1、定义:电动机俗称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可再使用机械能产生动能,用来驱动其他装置的电气设备;

2、电动机的分类: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七、高中物理电动机卡住时电流怎变?

回答:电流变大。 当电动机不转时,电能将消耗在电动机的线圈上,造成线圈变热,根据铜的电阻率变化规律(其实其他金属也基本一样),当温度上升时,电阻率降低。

电阻小了,电压不变,电流自然上升

八、高二物理楞次定律是什么阻碍了什么?

是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是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体现能量转化与守恒,关键是“阻碍”,不是阻止。用“阻碍”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比如有一个闭合圆环,当磁铁靠近它时,圆环有收缩的趋势。因为磁铁靠近圆环时,穿过圆环的磁通量会增加,由于“阻碍”的作用,圆环的面积减小。

九、高中物理公式物理意义?

物理量具体的文字定义,课本和教辅书上都有解释,我在这里说一下如何深刻理解物理量的思维方式。

中学物理中,最基本的国际单位制各物理量,是需要重点思考的范围。比方说,质量是什么?一般学生容易误解为重量。因为各大超市买菜的地方,都会写着,每千克多少钱?而计量的方式,却是用台秤去称。有心的孩子会注意到这其中的差别,称出来的是蔬菜的重力值。只不过,因为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几乎恒定的数值,可以用重量换算成相应的质量。通过思考,学生既能明白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又加深了对加速度的理解。

有一些不能用感官直接感受的量,比如衡量电流大小的安培,衡量磁场强度的特斯拉,就需要启动我们头脑中的“虚拟实验室”来辅助思考。把基本公式仔细想想,如果这个量变化了,会引发哪些量的变化,这个“因”会牵连到什么“果”?想清楚了,就能连带理解好几个量,和其中的关系。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在寻常生活中,经常去练习自己的估算能力,也能帮助我们理解物理量。比方说,我在教孩子物理的时候,会让他(她)把看到的东西,说出自己的估测——这个杯子大概多少毫升呀?如果里面装满了水银,应该是多重啊?如果这杯子从我们的桌子上掉下去,会对地面产生多大的冲击力?能砸坏一个纸箱子吗?

诸如此类的思维训练,能帮助我们对物理量加深认识,让枯燥的数字,和我们的感官和生活常识结合起来。各种物理规则在头脑里活起来的时候,就是我们能熟练运用物理的时候。

十、高中物理宇宙物理公式?

主要用到的公式有以下几个以及他们之间的变换使用 F=GMm/R²=mg=mV²/R=mω²R=m(2π/T)²R 注意黄金代换 GM=gR² 这里主要有万有引力公式、匀速圆周运动相关公式 由此得出的一些推导公式如: V=sqrt(GM/R) ω=sqrt(GM/R³)

T=sqrt(4π²R³/GM)

这三个公式一般用于天体运动中的判断,即随着圆周运动半径增大,或随着离星球距离的增大,线速度、角速度逐渐减小,周期增大等 这些公式的运用需要多做一些练习题来不断强化,不能单纯的靠记忆公式解决问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