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关电源转换效率与手机充电器
开关电源与适配器都是开关电源,都由高频开关管及其控制电路组成。而适配器电源则是一种稳压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充电器则带有浮充功能,电压是随电流的变小而变大,到最后是只有电压而没电流。
2. 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
理论上讲,12伏/32安时蓄电池充满电,需要消耗电量=12*32*1=384wh(瓦时)=0.384千瓦时,也就是0.4度电。考虑到充电效率不可能是100%,那么就是大约0.5度电。考虑到充电器(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则耗电还要大一点,在0.6-0.7度电的样子。
3. 移动电源转化效率
能量守恒,电池放出的电能=负载上消耗的电能+损耗,两边同除以时间,得到:
电池放电功率=负载功率+损耗功率
设电池电流为I,则
435*I=6.8*10000,I=15.6A,电池242AH,放电电流小于0.2C,可以算小电流放电。
这里面的隐含条件:
负载功率因数为1,6.8KVA视在功率,即6.8KW有功功率;
UPS转换效率100%,无损耗;
电池放电过程中电压恒定。
我们知道以上3条都不可能这么理想,那根据经验,功率因数0.95(例如服务器),UPS转换效率0.95(例如高频模块化UPS),电池电压放电时12.5V是一个较长的平台期,那么:
435V是32节12V电池浮充时的电压,放电时电压很快会到:32*12.5=400V,这是电池小电流放电的特性。则:
400*I*0.95=6.8*1000*0.95,I=17A
OK。电池电压这边的0.95是转换效率,等式右边0.95是功率因数。
242/17=14.2小时,这就是理论后备时间,实际的会略长一点,因为电流小于0.1C,电池容量就会略大于C10,但变化不大,估计实际后备时间也就15小时。
4. 开关电源转换效率与手机充电器的关系
标配7245电瓶的充电器,是输出电压88v,输出充电电流6.5a的规格,电压乘以等于功率,加上充电器90%开关电源转换效率,计算出来交流电输入功率是635w。如果充电器上确实标注了这些参数,那就是可信数据,按照直流电功率计算方法,这个充电器的额定功率就应该是1080瓦。实际充电时的功率是在不断变化的,充电器控制系统会根据当前充电状态自动进行调整,但不会大于额定功率。
5. 手机充电器的转换效率
一般移动电源的转换效率是80%左右,好一点的可以达到85-88%,普通手机充电转换效率大概是75%,然后转接线转接头的损耗一般是是10%,
6. 开关电源转换效率与手机充电器有关系吗
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会随着输入电压而变化吗?
答:你看到手机上都标注了比如:100~240V这就表示你的充电器100V到240V的市电都正常输出,高于和低于都不正常!
为什么这么大悬殊的电压还能正常输出呢?如果是硅钢片变压器就不可以在大变化的电压中还能正常输出,其功劳还是开关电源使用的高频的好处,而变压器属于低频就不行。
那我们就要懂得手机充电器的充电方式有三个阶段;是恒流、恒压、涓流、
充电器的输入端接入220V市电,经四只二极管桥式整流滤波,就变成高于输入电压的1.4倍直流电,送入开关管,经振荡电路把直流变成交流形式送入高频变压器,输出低压高频电流,我也用表测试过,因频率不相对,表头无反应,要想得到输出5V,要输入近30V的电压,再经整流滤波稳压才得到5V电压。
充手机时,先是恒流,如标注5V1A,它必须达到1A电流。
这种开关电源的特性就是恒流时不恒压,1A充电,电压就从5V降到4.5V,然后电池渐渐充满了,电压随着上涨回 到5V,而电流下降没有了。
为什么恒流充电时确保电压不低于4.5V,因为其中有反馈电路,确保电压下降的保障供给,如果用简单装置,就会使电压下降无法回升,这又有高压部分源源不断的补充电流,这种开关管的原理,是7805稳压管达不到效率的。它不是降压就是发烫,因为我对这些做过好多实验。
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