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就是电动机的什么保护
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的区别:
1.短路故障的故障电流较大,短路保护的设置电流动作值都接近导线承载较大点,过载保护是对电动机而言,是设在电机控制回路上,一般都采用热继电器,规范规定整定值是电机额定值的0.95~1.05倍。
2.短路保护是指电路的绝缘已经被破坏了而作出的保护,过载保护则是在电路绝缘完好又出现过电流而作为的保护。
3.短路保护一般过电流值比较大,过载保护一般过电流值比较小。在低压短路保护使用断路器作保护,因其可开断大电流,过载保护用热过载继电器+接触器保护,开断电流小。
4.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是不同的二种保护电路,但是两者一般都会超过导线承载能力。
2. 直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就是电动机的什么保护原理
不是一个意思。
区别:
一、本质不同
1、过热保护,指温度超过某一阀值时就启动相应的保护功能。
2、过载保护是防止主电源线路因过载导致保护器过热损坏而加装的过载保护设备。
二、原理不同
1、热保护:一般情况下,使用热敏感的电子元件来组建过热保护电路,当热敏元件监测到主电路设备的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其内部的低熔点金属就会发生形变,进而推动主电路断开,达到保护主电路设备的目的。
2、电流过载保护器:由电流互感器采样信号,使每相负载电流转换成与其成比例的电压信号,将该信号及所有控制信号输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各种信号不断地采集、计算和存储,并与相应的条件进行比较,然后输出结果。
三、保护对象不同
1、过热保护:温度过高时,切换至其他供电设备供电;等温度降低后,电源恢复工作。
2、过载保护:过载保护由变频器内部的电子热保护功能进行,应预置“电流取用比”,即电机额定电流与变频器额定电流之比的百分数。
3. 对于电动机的过载常用什么进行保护
三相异步电动机过载和失压都会损坏电机,通过控制线路实现保护。
过载保护电器的动作需要一定时间,远不如熔断器动作迅速。但是电动机过载是个渐进的过程,过载到一定程度才能对电路进行破坏,而过载保护器满足了这样的过程。
失压保护等功能是通过断路器自身具备的功能来实现的。即电路中设置断路器后,按照定值保护计算表中的数值,设定即可。但失压保护数值,厂家已做好,不需要自己调整。
4. 电动机常用什么作为过载保护
对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的最常用的保护电器是过电流继电器和热继电器等,因为这两样保护器在负载电流大于额定电流值不是马上动作,而是要当负载电流继续上升到一定值时再动作,这样就可以避免保护器误动作,只有当负载电流居高不下才会动作切断电流等。
5. 实现电动机过载保护的电器是
三相异步电动机中短路保护一般可利用空开来实现,过载保护一般用热继电器来实现,热继电器有两元件热继器和三元件热继器,两元件热继电器已淘汰,可以起到缺相及过载保护。
有些电机的过载保护是给电机绕组中预置热敏开关,热敏开关引出线串入控制交流接触器线圈中。
6. 直流电机的过载保护采用什么
u/f控制模式下缺相,如果电机没启动,不报警,
但矢量控制模式下,类似将交流电机模拟直流电机方式控制,变频器需要对电机进行自动检定,当
然会出现报警。
一般不是到达过流的界值就立刻报警,而是超过一定的百分比,或者到达一定的时间,才会出现过
流报警。
7. 直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采用什么
工频电机过载保护一般设置成额定电流的1.1倍,特殊的可以设置成1.2倍
8. 对电动机起过载保护的是
它不是绝对值,要看电动机的工作环境温度,如果环境温度在40度左右,只能按照额定功率使用,如果在零度左右,可以在1.1--1.3内使用,如果超出了,会导致绕组温度过高而烧毁。电机应该是高压电机,一般是用微机+断路器保护,不知道电压等级,按P=根3*U*I*功率因数计算,计算结果根据电机负载性质再乘以1至1.2倍的系数。
9. 直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就是电动机的什么保护功能
电动机的故障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机械的原因。例如轴承和风机的磨损或损坏:另一部分是电磁故障,二者互有关连。如轴承损坏,引起电动机的过载,甚至堵转,而风叶损坏,使电动机绕组散热困难,温升提高,绝缘老化。电磁故障的原因很多,如电动机的过载、断相、欠电压和短路都足以使电动机受损和毁坏。
过载、断相、欠电压运行都会使绕组内的电流增大,发热量增加(导体的发热量是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的),而短路造成的危害就更大。短路的原因是电动机本身的绝缘材料质量差或电动机受潮(例如受雨淋或落水),使得绕组的相间击穿,引起短路。此外,还有电动机置于有酸碱物的场所,因受腐蚀而损坏绝缘。
电动机的过载除上述原因外,还有:电动机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散热条件差;电动机在大的起动电流下缓慢起动;电动机长期低速运行;电动机频繁起动、制动、正反转运行及经常反接制动。电动机的过载由于电流增大,发热剧增,从而使其绝缘物受到损害,缩短了其使用寿命甚至被烧毁。
从电动机的结构来看,鼠笼型电机的定子铁心置放绕组的槽内必须有良好的绝缘物,绕组(铜线)表面有绝缘漆层,为了保证电动机的相间、带电体与外壳的绝缘,通常是使用各种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的。各种绝缘都有一定的耐受工作温度的指标。IEC85规定A级(105℃)、E级(120℃)、B级(130℃)、F级(155℃)……。八十年代,IEC216提出了一个新的耐热标准,称为温度指数TI(Temperature Index)以此代替IEC85。TI是按阿尼罗乌丝公式t=10 a+b/T 计算的。式中: t—寿命[小时(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