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控硅调电压原理
可控硅是利用单向导通原理,与二极管一样起到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的作用。所谓可控硅就是可以通过“触发极”的控制来改变整流后的直流电压。改变输出直流电压的原理是:改变触发极脉冲的相位,从而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最终改变输出电压。
2. 可控硅调压电路原理
可控硅调压器控制原理
三相闭环可控硅调压器,采用移相触发控制方式,输出电压、电流或功率连续可调,具有恒电压、恒电流或恒功率的特性。三相晶闸管闭环技术触发板的控制原理为一个典型的双闭环控制,电流环为内环,电压环为外环。
现以调压器的“恒电压控制特性”来介绍其控制原理。调节过程如下:给定信号(Ug)、电压反馈信号(Uf)、电流反馈信号(I f) 当由于某种原因使调压器输出电压降低时(如电网电压降低):(Ug-Uf)↑ → UO↑ → Uy↑ → α↓ → 调压器输出电压U↑最后达到Uf与Ug相互平衡,调压器输出稳定电压。
电流环作用是,在突加负载或负载电流超过限流值时,限制调压器的输出电流在额定电流范围内,确保输出和调压器正常工作。其调节过程如下:
U0恒定,负载电流增加:If↑ → (UO-If)↓ → IO↓ → Uy↓ → α↑ → 调压器输出电压U↓——If↓;同时电压环也参与调节,使调压器的输出电流被限制在额定电流范围内,在有充分调节余量的前提下维持输出电压的恒定。
触发板还可以通过辅助控制功能实现软起动、软关断,外部信号转换等功能。
恒功率特性触发板,其内环为电流环,外环为功率环,其原理与上相同。
恒电流特性触发板,只有一个电流调节环节。
3. 可控硅调节电压原理
因为晶闸管 (可控硅 )可以看作是由三个 PN 结构成。 在晶闸管 (可控硅 )处于阻断状态下,因各层相距很近,其 J2 结结面相当于一个电容
晶闸管(可控硅)有一个重要特性参数-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dlv/dlt。它表 明晶闸管(可控硅)在额定结温和门极断路条件下,使晶闸管(可控硅)从断态转入通态的最低 电压上升率。若电压上升率过大,超过了晶闸管(可控硅)的电压上升率的值,则会在无门 极信号的情况下开通。即使此时加于晶闸管(可控硅)的正向电压低于其阳极峰值电压,也可 能发生这种情况
4. 可控硅调压工作原理
原理:可控硅具有三个PN 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一般由两晶闸管反向连接而成.它的功用不仅是整流,还可以用作无触点开关以快速接通或切断电路,实现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逆变,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变成另一种频率的交流电
5. 可控硅电压调整器工作原理
原理:当阳极电位高于阴极电位且控制极有足够的正向电压和电流时,即可实现从关断到导通;而阳极电位高于阴极电位且阳极电流大于维持电流时,可维持可控硅的导通:阳极电位低于阴极电位或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时,可控硅便从导通状态变为关断。
产生触发脉冲是可控硅导通的必要条件之一,其质量将直接对可控硅的工作情况和性能造成影响。因此,产生触发信号的触发电路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可控硅调压装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