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b布线安全间距规则怎么设置?
Design/Routing/Clearance Constraint/Add/回车后在框中填入个人理想的值即可 cadence或者AD一般都有个约束管理器, 如cadence16.5: AD15: PADS9.5: 设计规则里设置
二、pcb上怎么添加电源端口?
在 PCB 设计中,添加电源端口的具体步骤如下:
1. 打开 PCB 设计软件,创建或打开一个 PCB 工程文件。
2. 在 PCB 工程中选择添加电源端口的位置,通常位于电源供应区域或板边缘。
3. 在工具栏或菜单中找到或选择添加组件/器件的功能。具体名称可能因 PCB 设计软件而异,例如 "Place Component"、"Add Part" 等。
4. 在组件库中搜索并选择适合的电源端口组件。通常会有不同类型和尺寸的电源端口可供选择,如直插式、表面贴装式等。
5. 在 PCB 工程中选择放置电源端口的位置。通过鼠标点击或拖动的方式将电源端口组件放置在所需位置上。
6. 连接电源端口的引脚与电源网络。通常电源端口会有多个引脚,如正极、负极、地线等。使用 PCB 设计软件提供的线条或铜路绘制工具,将电源端口引脚与相应的电源网络连接起来。
7. 根据需要,可以为电源端口引脚添加标签或标识。这有助于识别引脚的功能和连接目的。
8. 完成电源端口的布局后,进行 PCB 设计的其他步骤,如布线、地线规划、丝印标记等。
9. 最后,进行设计规则检查 (DRC) 和电气规则检查 (ERC),确保电源端口的连接正确且符合设计要求。
请注意,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因使用的 PCB 设计软件而略有不同,但一般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在使用软件时,您可以参考所选软件的帮助文档或使用指南,以获得更详细的操作说明。
三、PCB走线之安全间距到底是多少?
就主流PCB生产厂家的加工能力来说,导线与导线之间的间距最小不得低于4mil。最小线距,也是线到线,线到焊盘的距离。从生产角度出发,有条件的情况下是越大越好,比较常见的是10mil。
我们在平常的PCB设计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间距问题,比如像过孔跟焊盘的间距,走线跟走线之间的间距等都是我们应该要考虑到的地方。
我们把这些间距分为两类:
电气安全间距
非电气安全间距
一、电气安全间距
1.导线之间间距
这个间距需要考虑PCB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建议走线与走线之间的间距不低于4mil。最小线距,也是线到线,线到焊盘的间距。那么,从我们的生产角度出发的话,当然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越大越好了。一般常规的10mil比较常见了。
2.焊盘孔径与焊盘宽度
根据PCB生产厂家,焊盘孔径如果以机械钻孔方式,最小不得低于0.2mm,如果以镭射钻孔方式,建议最小不低于4mil。而孔径公差根据板材不同略微有所区别,一般能管控在0.05mm以内,焊盘宽度最小不得低0.2mm。
四、pcb基板上焊盘的间距为多少?
这个要取决于加工厂的加工能力的。原则上电气净距6mil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取值,大部分加工厂都有能力满足。如果你的线路板密度要求更高,可以与加工厂方面进行沟通,看看对方能够做到什么极限、成本会有多大的上浮。
五、PCB上的电源插座怎么设计?
可选供pcb使用的插座,插头,比如凤凰插座 MSTBA2.5/2-G,插头 MVSTBW2.5/2-ST。
六、pcb铺铜安全间距(到过孔及焊盘)如何设置?
在设计规则里可以修改,具体做法是:点Design---Rules...在Routing中选中Clearance Constraint项,然后点Properties...,将间距调整到合适数值,点OK退出即可。
七、pcb上两条电源线能平行吗?
1、走线要讲究横平竖直
横平竖直———相邻的两层走线,做到一层走横向的线,另外一层走纵向的线,或者交叉走线,不要平行布线。
2、“3W”原则
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例如普通信号线,线宽7mil,两条线的间距为21mil,空间狭窄的情况下,两条线的间距可以用规则设置的最小间距,影响不大。
晶振等时钟走线,与其他走线要间隔3倍以上,甚至还要包地(用地线包围)。
3、线宽要求
普通信号线,线宽要求不高。电源线按照40mil线宽设置。芯片的电源线,小线出来后用过孔转成40mil较宽的线。
4、走线的转角角度
走信号不要走直角和锐角,走钝角,电源线可以适当走一些直角。
5、过孔
过孔尽量不要并排放置,交错放置,放到距离电源等有干扰远一点的位置,其次考虑整体美观程度,过孔不要放在焊盘上,除了空间不允许。
6、两端线宽不一致
晶振走线10mil,可以在芯片焊盘引出小线宽后中途,tab键设置线宽为10mil。
7、调整线
拖动线的拐弯处,调整线。
8、布线的优先
先布特殊线(晶振等),再布密度高的,最后密度低的。
9、短暂补全
在布线是可以在快连接到焊盘时,按下Ctrl自动连接到焊盘,不建议一开始就用Ctrl补全布线。
10、线间的推挤
点住线SHIFT+R ,取消SHIFT+R
11、跨层走线
先找出没有横跨其他线的走线,先布此类线。
12、取消布线时坐标显示
View - Board Insight - XXX Display(第一个)
13、放置过孔
数字键“2”,AIt切换不同层的线
14、线不要太靠近板框
15、走线优先在线密度高的层,走线。
16、删除重复的线
快捷键:O- P 设置,选择PCB Editor
General 勾选Remove Duplicates
Interactive Routing 勾选 Automatically Remove Loops
17、删除某段走线
数字键“6”,Un-Route - Net
18、电源线
走树杈形,可以用静态铜皮,多个过孔换层(每增加1A增加一个过孔),
19、静态铺铜
Place - Solid Region(不规则)
20、放置地过孔
Place - Via tab键设置Net为GND
在板边处放置。快捷键:A - R 设置等间距
电源处就近多放几个地过孔。
21、动态铺铜
Pla
八、candence16.6如何在pcb上镀锡走电源线?
把要开窗上锡的走线设计成阻焊开窗,表面工艺按喷锡制作即可。或者其它表面工艺,然后手工上锡。
九、atx电脑电源pcb板上哪个电子元件是7805三端稳压器呢?
7805是稳压5V的。一般多为直插式的封装。背面都带有铁皮的那种,帮助散热。这种芯片相对贴片来说,可以承受更大的电流,散热好,但是纹波较大。芯片都有标明的嘛。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撒~
十、平常不关闭多孔插座板上的电源开关,安全吗?
这个问题应该说关闭或打开与安全性关系不大。
因为插座板无论是打开(有电)或是关闭都是安全的。只不过是对小孩子而言,关闭是为了预防小孩不慎触摸到有电的插座孔而已。其实安全与否的真正影响原因是其上所接入的用电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从你上面所谈的情况看,其实是由插座板上的开关触点接触不良引起的(电火花),跟后续电路(用电器)无关。你看到的火花是由开关触点接触不良时产生的,刚好能从指示灯处看到。排除:打开插座板后盖,卸下开关,或者修理触点和螺旋定位部件,或者换新开关(最好换新,因为一般在开关接通的瞬间,大电流会使螺旋定位的塑料部件熔化产生变形,导致更加接触不良),换新后安装还原即可。-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