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配电装置在设计时要考虑(配电装置在设计时要考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6 10:47   点击:9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配电装置在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

    变电站电气设备接地电阻大小与以下因素有关,接地引下线的材质、截面,焊接工艺、接地体的尺寸、表面积,土壤的导电率,气候条件等等。

1、交流工作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2、安全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3、直流接地时,接地电阻应按系统的要求确定;4、防雷保护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5、对于屏蔽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接地工艺要求所有接地引下线均要求实现明接地,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有双接地要求的两根接地引下线应分别与主地网的不同干线可靠连接。

2. 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

不是的,移动电气设备电源应采用高强度铜芯橡皮护套硬绝缘电缆是不对的。 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一般采用的是软护套电缆。 移动电气设备电源应采用铜芯橡皮护套软绝缘电缆 移动设备工作时,电缆是要随时拖动,弯曲的,要用软线,硬线会阻碍操作。

3. 配电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般预留20%为3000瓦

家用配电箱理论上8KW,实际上不超过5KW就过载保护了。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4. 供配电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

一、负荷性质的确定。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程》GB50052-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对电力重要负荷分级的要求,住宅电力负荷分三级:   一级负荷:十九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的消防用电等。   二级负荷:十层至十八层的高层住宅的消防用电。   三级负荷:一级和二级以外的负荷。   二、负荷容量设计:   1.居民住宅区用电容量按建筑面积50W/m2计算,80m2及以下的住宅按每户4千瓦配置。有特殊需要的住宅,基本配置容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公共服务设施应按实际设备容量计算。设备容量不明确时,按负荷密度估算:办公60-100W/m2;商业100-150W/m2。   三、居民住宅区供电:   1.电源要求:一级负荷应由双电源供电。二级负荷宜由两回线路供电。三级负荷无特殊供电要求。一、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还应满足《供配电设计规程》GB50052-95的相关要求。   2.10kV供电   1)居民住宅区规划容量在630kVA以上时应采用配电室方式,容量在630kVA及以下时应采用箱变方式。   2)十二层及以上高层建筑应采用配电室方式供电。   3)单个配电室的容量不得超过3200kVA,单台变压器的容量不宜大于1600kVA。   4)小区配电室或箱变应采用小型化、无油化、少维护具备“五防”功能的真空断路器或六氟化硫负荷开关熔断器开关柜。   5)开闭所(环网柜)开关设备应采用有国内成熟运行经验、少维护或免维护的六氟化硫或真空开关设备。   6)小区箱变壳体采用防腐材料,优先选用不锈钢材料;配电室的低压开关设备应采用小型化、少维护的优质产品。   7)10kV线路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或电缆,考虑负荷发展裕度一次建成。   8)10kV电缆的敷设及截面选择:选择电缆敷设方式应依据配电网中远期规划,考虑电缆最终数量、路径容量、施工条件以及初期投资等因素确定。可按不同情况选择直埋敷设、沟槽敷设、排管敷设、隧道敷设。   电缆路径的选择应考虑安全运行、维护方便及节省投资等因素,并与城市其它地下管线统一安排。通道的宽度、深度应考虑远期发展的要求,沿街道的电缆隧道人孔及通风口等设施应与环境协调。电缆敷设时,宜同时敷设通讯线或预留出通讯线位置,为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打好基础。   电缆截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铝芯电缆。电缆截面的选择,应在进行电缆额定载流量计算的基础上,考虑环境温度、并联附设、热阻系数、埋设深度等因素后确定。   小区供电电缆可参考以下方式选择:变电站出口及变电站馈出的线路可选用双条铝芯3×240mm2电缆,开闭所出线可选用单条铝芯3×240mm2、3×185mm2电缆,环网柜、分接箱出线可选用单条铝芯3×150mm2、3×120mm2电缆。   四、0.4kV供电   1.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100-150m,最大不超过250m。   2.0.4kV电缆分接可采用低压分支箱,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   3.低压配电室和箱变的低压室应装设低压自动无功补偿装置。   4.低压电缆及单元接户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按下表进行选择。

5. 对配电装置的设计要求

1、对地面裸露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要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设备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其他带电部分相互间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对易产生过电压危害的电力系统采取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保护间隙等过电压保护装置;

4、对低压电力系统采用接地、接零保护;

5、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采用熔断器、自动开关、断电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则要采用相应的低压电器进行保护6、在电气设备系统和有关的工作场所装设安全标志;7、根据某些电气设备的特性和要求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6. 配电装置设计原则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可制造程度,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故障的报警方式,系统故障的处理方式,人机界面的直观性,操作的方便性,防止误操作的限制功能,系统故障发生后设备可以应急运行的能力,维修维护的易操作程度等等,这些都需要在设计的时候,予以考虑。

说的不一定完整,供参考。

7. 配电装置在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项目代号是构成电气图的基本要素。

图形符号是构成电路图的主体,它代表实际电路中的元件,形状与实际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样。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点,而且引脚的数目都和实际元件保持一致。各个元器件图形符号之间用连线连接起来,就可以反映出各种电路的结构。

文字符号是构成电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强调图形符号的性质,同时也为分析、理解和阐述电路图提供方便,在各个元器件的图形符号旁边,标注有该元器件的文字符号。

注释性字符在电路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用来说明元器件的具体参数,通常标注在元件符号和文字符号旁,它也是电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