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准电位差计中回路中电流为多少
1.调整检流计的机械零点:把开关S扳向“测量”,开关K应放在中间“断”的位置。调节检流计G上的小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
2.接入待测电动势:将待测电动势接到两个“未知”接线柱上(可在第一步之前进行)。将A和B两个读数盘示值预置在待测电动势值附近(A和B两个读数盘的示值和为电位差计内部补偿电势EP)。
3.工作电流标准化:把开关K扳向“标准”端。调节工作电流调节电位器RC(也叫多圈电位器,在面板右上角),使检流计指针指零。此时工作电流为标准化工作电流In 。
4.测未知电动势:把开关K扳向“未知”端。调节读数盘A和B,使检流计指针指零。此时A盘读数和B盘(红线下)读数之和为被测电动势的值。
5.工作电流检查:当待测电动势值测量后,还应把开关K扳向“标准”端,检查检流计指针是否为零。如果不为零,校准工作电流后,应重新测量。
注意:实验结束之后,必须将开关K置于“断”的位置!否则电位差计内部电池将会继续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于腐蚀仪器。
2. 电位差计的校准
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压补偿法,先使标准电池En与测量电路中的精密电阻Rn的两端电势差Ust相比较,再使被测电势差(或电压)Ex与准确可变的电势差Ux相比较,通过检流计G两次指零来获得测量结果。
电压补偿原理也可从电势差计的“校准”和“测量”两个步骤中理解。
校准:将K2打向“标准”位置,检流计和校准电路联接,Rn取一预定值,其大小由标准电池ES的电动势确定;把K1合上,调节RP,使检流计G指零,即En=IRn,此时测量电路的工作电流已调好为I=En/Rn。校准工作电流的目的:使测量电路中的Rx流过一个已知的标准电流Io,以保证Rx电阻盘上的电压示值(刻度值)与其(精密电阻Rx上的)实际电压值相一致。
测量:将K2打向“未知”位置,检流计和被测电路联接,保持Io不变(即RP不变),K1合上,调节Rx,使检流计G指零,即有Ex=Ux=IoRx。
3. 校准电位差计中回路中电流为多少伏
电位差计的原理是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的电位差、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实际测定的是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
4. 电位差计在校准工作电流时
1. 连接电路 2. 校准工作电流 先将电位差计上功能开关 K调至"标准",调节面板中间的归零旋钮,使检流指"0",此时工作电流即调好了 3. 测出室温下的初始电动势 先将K拨至"未知",然后,调节右下方的读数盘,使检流计指"0",同时读出温度计和电位差计上读数盘的数值.应注意的是面板上"倍率"开关,若电势差太小,请选用×0.2 4. 加热测量 注意事项 电源, 热电偶的极性均不得接反. 电热杯禁止空烧.温度计不能与电热杯底部接触. 电热杯水量不要超过杯子的三分之二,以免沸水溢出烫伤. 每次测量时,一定要等温度稳定后再读数. 温度稳定的主要标志是:按钮按下时检流计指针基本不动.
5. 在校准电位差计和使用电位差计
V为待校准的伏特计,调节分压输出,同时记录伏特计与电位差计的读数V和Vs,则△V=(Vs-V),△V—V曲线即为伏特计的校正曲线.
6. 电位差计校准电流表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电流表ncf表示电容。
电流表ncf这个是现实的电容的容量值单位是纳法(nf)。
电容(Capacitance)亦称作“电容量”,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
单位换算如下所示:
1F(法拉)=1000mF(毫法)=10^6 μF(微法)=10^9nF(纳法)=10^12pF(皮法)。
7. 电位差计校准后基本回路
电位差计大致由以下回路(部分)构成: 标准电压:进行测量; 标准标定回路:实际上是通过切换将被测电压换成标准电池,以检查和调整标准电压的准确性。功能上是一个部分,回路则算不上独立回路。
8. 电位差计校准后基本回路中的可变电阻
测量电动势前,先对工作电流进行标准化调节,其目的就是要让工作回路提供标准的工作电流,以此电流在工作回路中的电阻上产生的压降与被测电压进行一下比较。
若两者相等时,回路中是无电流的,故能准确地测量被测电动势。
测量时若调节Rn将会改变电流的标准状态,工作电流就不标准了,则所测的电动势值自然就错了。因此,在测量未知电动势时不可再调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