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流电动机模型组成
转子线圈,转子支架,换向器,固定支架板,磁铁,导线,开关,电池。
二、直流电动机模型的换向器由两个铜制的
那得看磨损程度,要是轻度磨损,就可以抽出转子车换向器,然后下刻云母层,换向器表面打磨,转子动平衡,下来装机就可以使用了。如果磨损严重超出修复范围,就该更换换向器了
换向器修理和电刷修理不太一样,换向片是铜质材料,用砂布打磨不能保证表面平整一致,无论是圆柱形换向器还是平面环形换向器,最好上车床车平。修理门店没有车床的,可以积少成多批量外加工。加工时应注意:①圆柱形换向器车圆时,防止车床卡盘将电枢卡变形,电枢外最好加垫。
车床顶尖应顶在轴端的顶尖槽内以辅助校正,开动车床前将顶尖撤除。要求车出的换向片圆周面必须与轴同轴。②平面环形换向器电动机外壳没有顶尖槽,上车床用盘卡牢,然后用刀具找正找平后才能开车床,车出的平面务必与轴垂直。
换向器加工精度应达到目视无刀痕、手摸无痕感。由于换向片厚度原因,换向器只能加工一次,再次磨损后只能报废
三、直流电机电路模型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四、直流电动机的模型图
直流电动机转动起来的原理:当电枢转了180°后,导体 cd转到 N极下,导体ab转到S极下时,由于直流电源供给的电流方向不变,仍从电刷 A流入,经导体cd 、ab 后,从电刷B流出。这时导体cd 受力方向变为从右向左,导体ab 受力方向是从左向右,产生的电磁转矩的方向仍为逆时针方向。因此,电枢一经转动,由于换向器配合电刷对电流的换向作用,直流电流交替地由导体 ab和cd 流入,使线圈边只要处于N 极下,其中通过电流的方向总是由电刷A 流入的方向,而在S 极下时,总是从电刷 B流出的方向。这就保证了每个极下线圈边中的电流始终是一个方向,从而形成一种方向不变的转矩,使电动机能连续地旋转。
五、直流电动机模型的换向器的作用是
(1)在直流发电机中:换向器起镇流作用, 即把电枢绕组里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 在正、负电刷两端输出。
(2)在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起逆变作用, 即把电刷外电路中的直流电经换向器逆变为交流电输入电枢元件中。
六、直流电机模型的基本方程
你好 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是指,在额定电压和额定励磁电流下,改变负载的过程中,转速n随电磁转矩T变化的函数关系。可用函数表达式n=f(T)表示。 函数表达式通常与外加电压U、主磁通Φ、电枢回路外串电阻Rp有关。 我们改变U、Φ、Rp这三个量之一,即可得到人为机械特性。
七、直流电机的电机模型方程
一、电磁转矩 P N
T =------ Iaφ=CTIaφ
2∏a
式中:
Ea――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势(V)
p――极对数
a――支路对数
N――电枢总导体数
n――转速,(r/min)
ф――每极磁通,(Wb)
不论是发电机运行,或是电动机运行,电机内部均存在载流导体和磁场,也就是都存在电磁转矩的问题。电磁转矩 T 和磁密、电枢电流之间的关系应符合此式。此式为直流电机的第三大基本公式,很重要。二、转矩平衡
发电机输入的机械转矩与电机本身的机械阻力转矩和电磁转矩相平衡。电动机产生的电磁转矩减去空载阻力转矩之后就是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转矩了。
设 T0 ――电机本身的机械阻力转矩;
T1,T2 ――表示电机的输入,输出转矩。
则发电机 T1 = T0 + T
电动机 T = T0 + T2
八、直流电动机模型组装
直流电机转子绕法:一方面常开触点闭合自锁,接通正转控制线路,另一方面,常闭触点释放,断开反转控制线路,电动机正向转动。
反转时,先按下停止按钮SB2,电动机断电,再按反转按钮SB3,反转接触器KM2获电动作,经类似过程,电动机反向转动。
为了避免过电压损坏电动机,在励磁线路中接有放电电阻RL,其阻值一般为励磁绕组阻值的5到8倍。
九、直流电动机模型视频
那不是磁铁,是一个铁氧体磁环。
直流电机在工作时,由于电刷和换向器之间的火花会造成很严重的EMI污染(俗称杂波),所以需要滤波装置。这个磁环就是其中之一。十、直流电机最简模型
直流电机4根线,先用万用表欧姆档量一下,应该是两两通。电阻大的是励磁绕组,用来加直流励磁电压的。电阻小的是运行绕组,加直流电压电机就转动。励磁和电枢的正负极先不用管,励磁电压和电枢电压通电运转,如果转的方向不对,你调换励磁电压的正负接头或电枢的正负接头,电机转动就能换向。 T1、T2为他励绕组;H1、H2为换向绕组。他励接法:T1、T2分别接供电正负极;H1、H2分别接供电正负极;并励接法:T1、H1接正极,T2、H2接负极,对调正负极换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