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
1、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2、指南针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北磁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 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3、火药
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
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史
二、对中国贡献大的外国人?
第一位是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中文名字叫晁衡。
公元716年,开元四年,阿倍仲麻吕作为留学生来到大唐的。来到大唐后,阿倍仲麻吕进入国子监学习,这是教育贵族子弟的高等学府。仲麻吕聪敏勤备,成绩优异。太学毕业后参加科试,结果他以优异成绩一举考中进士。阿倍仲麻吕作为一个外国人,取得进士的桂冠,说明他的学识确是出类拔萃的。
因为唐代科举最难考的是进士。其他科目比如明法和明算,选拔的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但进士科的设置却是要为帝国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做人才储备,所以,并不考核专业技术,对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则要求更高。
考上公务员后,阿倍仲麻吕留在了长安,成为大唐的一名官员,一住就是几十年。
事实上,阿倍仲麻吕不仅学识渊博,才华过人,而且感情丰富,性格豪爽,是一位天才诗人。他和唐代著名诗人名士,如李白、王维等人都有密切交往。
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思乡心切的仲麻吕被唐玄宗任命为大唐出使日本的使节,与久别重逢的故人、遣唐副使吉备真备一起回国。
消息传出,朝野上下依依不舍,名重一时的王维等人纷纷作诗送别。阿倍仲麻吕则写下了著名的《衔命还国作》送给中国朋友——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阿倍仲麻吕是日本杰出的遣唐留学生,是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作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所建立的伟大业绩,今天已结成累累硕果。
第二位是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意大利威尼斯国人。
公元1271年,刚刚满17岁的马可·波罗随着父亲和叔叔,从家乡出发,经黑海、伊拉克、波斯、帕米尔高原、今日的疏附、莎车、和田、罗布泊、甘肃、宁夏,而到达内蒙古的多伦(上都),觐见忽必烈可汗。
马可·波罗,深的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出任元朝高官,奉旨出使各地,游历了大都、西安、成都、昆明、大理、济南、扬州、杭州、福州、泉州,对所见所闻有生动记录。例如他于13世纪末来到昔日的南宋首都杭州,不禁为之惊叹:“世界最名贵富丽之城”。劫后余生的杭州,当时依然人口众多,产业发达,商业繁荣。
在中国待了21年后,马可·波罗离开中国,从“刺桐”即泉州出发,经爪哇、苏门答腊、印度、波斯、君士但丁,回到了故乡。回国后,马可·波罗写成了畅销于全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
该书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这部书是伟大航海家哥伦布生平最喜欢读的。
其实,该书中还记载了很多极可宝贵的史料。比如成吉思可汗对王汗的战事,忽必烈可汗对海都的战事,伊尔汗国内部阿鲁浑与阿合马德的争位之战,盖喀图、贝杜与合赞之间的争位之战,以及钦察汗拜儿克对伊尔汗旭烈兀之战,钦察汗国内部脱脱与那海之间的战事等等。
第三位是利玛窦。
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19岁,利玛窦加入天主教会。
公元1582年,利玛窦来到澳门。随后利玛窦在中国传教,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利玛窦将西方哲学和中国儒家学说相结合。
利玛窦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位是汤若望。
汤若望,他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
公元1623年,天启三年,汤若望以武器技术专家的名义来到北京,之后进入钦天监工作。在此期间,汤若望一方面编写《崇祯历书》,并传授明朝新式火器的制造方法。
清军入关后,汤若望凭借自己的科学知识继续得到重用。公元1644年,顺治元年,汤若望正式掌管钦天监。
顺治帝亲政后,对汤若望更为重用和信任。汤若望也因此经常出入宫廷,参与朝廷大事的讨论。特别是在康熙帝继位的问题上,汤若望更是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汤若望差点被辅政大臣鳌拜处死。后来幸免于难,于康熙五年病逝于北京。
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以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中国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
中国发展到今天,民营企业家的贡献功不可没,科技创新、科学技术应用、高端科技领域的践行者,民营企业敢第一个吃螃蟹,正因为有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国家经济结构形成了多元化。就是因为中国像任正非、李书福等这一大批企业家的努力拼搏,才有了中国经济今天的发展局面,经济学家按照国外经济学理论也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四、光学对中国的贡献?
光学是现代科学的一门重要分科,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显示出了越来越大的威力。光学的发展有它悠久的历史。在光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古代曾经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光的直线传播
太阳给人类以光和热,这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光源。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白昼和黑夜。每到晚上,黑暗就笼罩着大地。生活在远古的人类祖先,对黑夜是无能为力的。
黑暗给人们以可怕、可恶的感觉,直到今天黑暗仍为人们用来形容邪恶。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世纪,人类才发现火也能提供光和热。开始是使用天然火,以后又发明了人工摩擦取火。人工摩擦取火的发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划时代进步,它“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①。
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就已经懂得使用天然火,大约在几万年前人类又学会了用钻木的方法人工取火。火在长时期里一直是人们唯一可以利用的人造光源,后来人们创造了油灯、蜡烛,还是离不开火,一直到近代光源的发明才取代了火。
五、汉族对中国的贡献?
两汉四百年,汉家风骨。驱逐匃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废除百家独尊儒术。
前者建立起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后者统一思想文化的传承。
六、中国对航海的贡献?
中国对世界航海技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甚至是像指南针这样的决定性的贡献。
中国人在战国时期即对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恒星进行了定星观测,并把海上航行定位与天文学相结合,利用北极星定向进行航海活动,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磁极定向原理。
到秦汉时,中国航海者的导航技术已有了进一步提高,而且开始自觉利用季风航海,并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应用于航海活动。
汉时,中国人已能利用“重差法”精确测量海上地形地貌。
西汉时中国人对潮汐的认识,已不仅局限于水面的涨落,找出了潮汐与月球运动的规律。
唐代,中国航海家已能熟练利用信风航行。唐代领航员已掌握利用北极星的高度而进行定位导航。
两宋时期航海技术的提高,最突出的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在两宋时期,有关海图的记述已十分明确,如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和汉奸刘豫献于金主亶的海道图等,
元代航海中,把指南针许多针位点联结起来,以标明航线,称为针路。指南针应用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以天干、地支和四卦作为航海罗盘上编排的航路方位,这样,海船航行更能精确地确定航向,把握航线。
元朝海上交通,已能熟悉地掌握与利用季风规律。元朝航海家在长期的海上交通实践中,总结经验,编成有关潮汛、风信、气象的口诀。而有关的口诀据称“屡验皆应”,说明了元朝对海洋气象变化规律,已有非常正确的认识与掌握。
到了明代,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终于大成,过去指南针的运用,主要是单针与缝针之法。但明人《顺风相送》中已经有“定三针方法”“定四针方法”。
七、唐山对中国的贡献?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工业基础雄厚,孕育了丰厚的工业文明。唐山在中国近代工业中创造了七个第一: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座铁路桥、第一张现存股票、第一件卫生陶瓷洁具。也正是这“七个第一”使唐山雄踞中国工业之首,奠定了唐山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地位。
八、中国对南极的贡献?
中国人从能在南极生存、能在站区附近观测采样,逐渐成为有能力到自己感兴趣、具有科研价值的区域活动
南极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气候最独特、空间最神秘的一片净土,也是科学观测数据最匮乏的地区。这种“最匮乏”不仅体现在科考站空间分布零散,还体现在人类观测的时间很短。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了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我国多年来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零的突破。时间倒回1985年2月20日10时整,西南极乔治王岛,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的落成典礼在欢呼声中举行。首次南极科考队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提前完成了长城站主体工程,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南极速度”。
质的飞跃。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中山站1989年在东南极顺利落成,成为观测研究南极冰盖、冰架、高空大气物理、南极大陆地质、南大洋的理想之地;昆仑站2009年落成,它地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汇聚了冰芯科学、天文学、冰下地质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泰山站2014年落成,是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重要的中转站点;罗斯海新站,位于东西南极的交界处,正在积极推进建站前期准备工作,未来将是研究南极岩石圈、冰冻圈的绝佳位置……依托科考站,我国南极考察获得综合保障支撑,考察活动范围和领域持续拓展。
建站,仅仅是我国南极科考能力提升的缩影。时至今日,我国已初步建成了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
拿船基建设来说,除了大名鼎鼎的“雪龙”号破冰船,我国还统筹安排“向阳红1号”“海洋六号”等远洋科考船协同作业。2016年12月20日,我国新一代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在江南造船集团切割车间完成了第一块钢材点火切割。根据建造计划,新船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考察船家族将再添“新丁”。
空基建设也不容忽视。随着我国首架固定翼飞机“雪鹰601”2015年投入使用,极地考察在航空平台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作为空中飞行的“实验室”,“雪鹰601”安装了大气采样、激光雷达、航空重力、航空磁力、穿透雷达等设备,具有进行大气科学、高空物理、冰盖动力、冰下地质等多项科学观测的能力。
在海陆空立体科考平台的支撑下,众多南极科研前沿项目取得可喜进展。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到2016年,南极科研项目总投入3.1亿元,是1985年到2000年的18倍。其中,我国在横穿南极雪冰环境研究、格罗夫山古气候环境研究、南极陨石回收与研究、东南极冰盖起源与初期过程研究、冰穹A的天文观测与研究等领域,均获得国际一流科学成果。总体看,我国初步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基本稳定的科研队伍,对南极地区的总体认识在迅速加深。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我国已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通过与有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我国在极地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成员……自开展南极活动以来,我国几乎参与了所有南极和南大洋观测研究大型国际计划,同时也派出人员参与其他国家的南极考察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合作成效
九、默沙东对中国的贡献?
默沙东凭借“丙肝个体化治疗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项目”,荣获“2019年可持续发展杰出贡献奖”。
默沙东始终密切关注丙肝患者的治疗需求,以清除丙肝、助力健康中国为使命,开展丙肝个体化治疗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项目。该项目旨在提升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水平和丙肝前沿药物的可及性,并开展患者支持项目及医护和大众教育,持续发力,大力推动丙肝个体化治疗的普及。
十、红薯对中国的贡献?
红薯最早传入我国的时间是明朝后期,主要是从云南、广东、福建三个地区入境,而后得到了广泛的培育种植。由于红薯的产量极高,因此它也曾成为救人命的重要食物之一,并且得到了“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的美誉。
相传在十七世纪初的时候,江南发生涝灾,百姓民不聊生,五谷皆不丰收,而科学家徐光启当时因为父亲离世正好居住在上海的家中,他得知福建种植的番薯具有高产且易种植生存力强的特点,因此便把这种食物引入到上海,随后又传入到了江浙地带,才彻底解决了这场荒灾。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