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有电流吗
电容器的原理,一般从平板电容器来理解。
两个绝缘的平行极板,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两个极板分别接上电池两极,充电),使正负电荷分别聚集到这两个极板上,一个极板为正极,一个为负极,当外电场脱离以后(电线断开),正负电荷依旧能够在异性电荷的吸引力作用下,继续保存在这两个极板上,就形成了储存电荷的能力。如果两个极板间用电阻(或电线)给连接起来,储存的电荷会通过电阻相互中和,从外在观察,就相当于电流从正极板流到负极板,就形成放电。这就是电容器的原理。
充电,正电荷流入正极板,即:电流流入电容器。
放电,正电荷流出正极板,即:电流流出电容器。
2.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
电容电压是滞后电流90度!因为电容是储能元件,电容两端的电压是靠电荷的不断积累而增大的,而电荷的积累取决于电流大小,需要一定的积累时间。
在接通电路瞬间,电容两端电压为零,电容相当于短路,回路电流达到最大值(具体数值取决于回路阻抗)。
随者电荷积累,电容电压逐步上升,电流逐步减小。当电压达到最大时电流等于零。你只要把以上过程画出图形,就可以看出:从电容电压为零到电流为零正好相差二分之π,也就是电流超前电压90度。
在每个周期里它都是初始充电电流先达最大值,而充电结束时才能达到电压最大值。
因而它的电流最大值永远领先于电压最大值,三相交流电的一个完整周期是360度,每相差角120度,电容的超前电流超以单相而言为90度。
3. 电容器两极板带电量不同
每个极板外表面将均分这些电量,也就是各自外侧带电2.5q,这样带电+q的极板,内表面带负电-1.5q;带电4q的极板内表面带电1.5q,1.5q就是电容的电量,所以电容电压U=1.5q/c=3q/2c如果c连接在电路中,那么c两板间电势差是由电路决定的,这时如果q发生了改变可能是由于电容器本身c发生了变化(比如板间距离,介质等改变),这种情况u是不变的。
4. 电容器两极板电量不同
电容C是表示电容器儲电能力的物理量。C值越大表示在相同电压下电容器儲存的电荷就越多。
电容C的定义式是:C二Q/U,式中Q是电容器的带电量,U是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
电容器C的决定式是:C二∈S/4兀kd,式中:S是两板的正对面积,d是两板间的距离,∈是两板间电介质的介电常数,k是静电力常数。
5. 电流流入电容器的哪个极板
洗衣机是不分正负极的,因为洗衣机的启动、运行电容都是无极电容,不用分,只要容量、耐压一样,基本可以直接换上。如何判断电容器两极板正负极呢?首先看电容器是属于充电还是放电过程,若电容器处于充电过程,则与电源正极连着的极板带正电,此时电流表现为流向此极板;若电容器处于放电过程,则电容器相当于电源,电流离开的极板相当于电源的正极,即此为带正电的极板。 其次,对电容器的问题,我们省通常考的是直流电路中的动态分析,即:将改变电容器的状态使得电路中的量发生变化,此时常用方法是:
1,判断电容器是否与电源相连,若相连则U不变,若断开则Q不变。
2,由三大公式进行分析: C=Q/U C=eS/4∏Kd E=U/d 。3 ,另外注意当电容器Q不变时我们可以对公式进行换算,得出 E=4∏kQ/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