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动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②提示: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其动能的大小,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势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所有被举高的物体都能够做功,都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则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弹性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所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能够做功,都具有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则它具有的弹性形变就越大。(弹性形变的含义是:物体遇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形状改变叫做形变,如果外力撤消,物体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二、动能的变化等于总功,那么,是初动能减去末动能,还是末动能减去初动能?
末动能减初动能,大于零则作用力对系统作功,反之则系统对环境作功。一般都用末状态减初状态的。
三、动能的公式是怎样?
1、动能表达式Ek=(mv^2>/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运动速度。
2、动能是标量,无方向,只有大小。且不能小于零。与功一致,可直接相加减。
3、动能是相对量,式中的v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不同的参照系中,v不同,物体的动能也不同。
4、动能定理:
(1)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合外力(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总和,根据方向以及受力大小通过正交法能计算出物体最终的合力方向及大小) 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四、什么是潮水的动能?
潮水动能能是由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能。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能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
五、绿色动能是干啥的?
物体因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是恒为正值的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物体的动能可转变为势能、内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物体的动能可用以作功,如压缩簧等,也可将动能定义为物体因机械运动而具有的作功本领。
绿色动能顾名思义就是无污染的能量。
六、动能定理公式到底是初动能减末动能还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动能定理是合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又叫动能的增量),是物体的末动能减去物体的初动能。在高中物理中,涉及到变化量都是末的状态量减去初的状态量。
像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减初速度,动量变化量是末动量减初动量。用初状态减去末状态的为减少量。
七、动能定理,为什么是用初动能减末动能?
你问错了,不是初减末,应该是末减初。
动能定理表达式
W合外力=△Ek=Ek2-Ek1
其中,表示物体的末动能,表示物体的初动能。ΔEk是动能的变化,又称动能的增量,等于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1.动能定理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的物体,或者是可以堪称单一物体的物体系。
2.动能定理的计算式是等式,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3.动能定理适用于物体的直线运动,也适应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分段作用,也可以是同时作用,只要可以求出各个力的正负代数和即可,这就是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八、什么是风力动能?
风力动能就是风能.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动能.风能(windenergy)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据估算,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1300亿千瓦,中国的风能总量约16亿千瓦.
九、风能是动能吗?
风能地球表面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所以,风能是动能。
十、动能是矢量吗?
动能不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矢量:是数学、物理学和工程科学等多个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概念,指一个同时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几何对象,因常常以箭头符号标示以区别于其它量而得名。直观上,矢量通常被标示为一个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矢量的大小,而矢量的方向也就是箭头所指的方向。与矢量概念相对的是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标量。 动能的表达式是1/2xMxVxV,其中M是标量;V是矢量,有方向;但V的平方是两个矢量的数量积,根据数学知识,矢量积是一个数值,所以动能是标量而非矢量。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