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煤气发生炉气化强度(发生炉煤气的工艺)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31 20:31   点击:14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发生炉煤气的工艺

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的煤气、供燃气设备使用的装置。固体原料煤经过自动上煤系统,从炉顶部加入炉内。伴随着煤气发生炉的自动运行向下移动,在炉膛内与从炉底进入的气化剂逆流相遇的同时,受炉底燃料层高温气体加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粗煤气。煤气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后,遇火会爆炸。

所以煤气在生产以及输配过程中,一旦发生爆炸,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切实落实煤气发生站的防火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2. 发生炉煤气的工艺要求

造气是间歇制造半水煤气,向煤气炉内交替地通入空气和蒸汽,自上一次开始送风至下一次开始送风为止,称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循环分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和吹净五个部分。

1、吹风阶段:利用风机从炉底鼓入空气,空气穿过炭层时,其中的O2与反应生成CO2和C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为蒸汽分解创造条件,吹风经上行煤气管道,经旋风除尘器后由烟囱放掉,或入吹风气回收岗位燃烧掉其中的CO,放出热量产生水蒸汽。

2、上吹阶段:吹风后燃料层温度很高,从煤气炉炉底部通入混有空气的蒸汽,与炭反应生成H2和CO,半水煤气由上行煤气管道进入旋风除尘器除尘后,再进入联合过热器,以利用煤气的热量产生水蒸汽,除尘降温后的煤气再经洗气塔继续降温,然后进入气柜。

3、下吹阶段:在制气阶段,由于气化剂温度低和气化反应大量吸热,使气化层底部的燃料温度降低,甚至熄火,由于气化层薄,燃料层上部不断被高温煤气加热,使气化层上移,煤气炉上部温度升高,煤气带走的显热损失增加。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在上吹阶段后必须改变气流方向,进行下吹制气,生成的半水煤气由下行煤气管道引出,与上行煤气管道汇合后,进入联合过热器,经洗气塔降温除尘后进入气柜

4、二次上吹阶段:下吹制气结束后,燃料层温度大幅度下降,需再送入空气提高炉温,但此时煤气炉下部及燃料层内残存着半水煤气,若立即送风,空气和半水煤气在炉底部相遇,会发生爆炸。因此,下吹制气结束后,必须进行二次上吹,将炉底残留的半水煤气排净。流程与一次上吹相同。

5、吹净阶段:二次上吹后,煤气炉上部空间及管道中充满着半水煤气,若随着吹风阶段

立即放空,不但损失半水煤气,而且其排出烟囱口时与空气混合,易引起爆炸。因此,在转入吹风前,从炉底吹入空气,所产生的空气煤气与原来残留的半水煤气一起送入气柜,加以回收和利用。其流程为从炉上空间由上行煤气管道进入旋风除尘器,由旋风除尘器再进入联合过热器,然后经洗气塔进入气柜。

3. 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与操作规程

1。工作原理:煤气发生炉煤气是以空气和水蒸汽混合气体作为汽化剂而产生的煤气,在发生炉中,煤是由上而下,汽化剂是由下而上,它们之间做逆流运动,产生化学反应和热量交换,生产煤气,汽化剂由炉底进入,经过煤渣层的均匀分布与预热上升与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再上升还原就形成了炉出煤气。煤气主要的化学反应有:(1)煤中的碳与气化剂空气中的氧、水蒸汽之间的反应、气化剂中的氧、水蒸汽、各种生产气之间的反应C+O2→CO、CO2+CO→CO、H2O+C→H2+CO2、H2O+C→H2+CO2;

((2)煤的热裂解反应。

2,排污情况:煤气站的排污主要有汽包、夹套锅炉方面的排污与各净化设备的排污,外排污水没有。煤气站在煤气放散时就有污染气体排放,不过很少发生,一般在开炉、停炉、检修时需要煤气放散;如果煤气站设有脱硫设备,那么煤气燃烧后的污染气体为零。

3,一吨煤可生产3000立方煤气,煤的质量好就能多一些,质量差就会少一些;煤气站的废水主要是煤气在冷净过程中产生的酚水,一吨煤可产生50-100公斤的酚水。

4. 煤气发生炉技术参数

生物质取暖炉炉内温度:颗粒取暖炉最佳设置的参数可以把燃烧温度设置在60度左右,然后供热温度设置在20度左右,这样使用起来的话,就比较节省。

5. 煤气发生炉的操作

1、首先打开气源开关,完全按下旋钮,并逆时针旋转至90°点火(熄火保护灶需持续按住5-10S松手即可正常燃烧)。

2、点火后,火焰站不住,说明按住旋钮时间不够,请按上面方法再操作一次。

3、出现黄火、红火、薰锅等情况,将风门进风量加大。

4、火焰飘离或火苗过高,将风门进风量减小

5、由于管道气中不同程度会有一些杂质,使用一段时间火盖的火孔便会结炭,造成火孔堵塞,导致回火。这就要求定期清洗火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