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煤电占全国电力的比重?
2021年中国发电结构,目前中国电力的主要来源依然是火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发电量数据,2021年1月至8月,火力发电量累计值占全国发电量累计值的比重为71.9%,远高于其他发电方式的累计发电量,其中绿色环保的水力发电占比为14.1%。
二、2019我国煤炭占能源比重?
56.8%
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逐年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逐年上升,这从2012年到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从68.5%降至56.8%,年均降1个多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占比从0.7%上升至15.6%,年均增长0.7个百分点。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地址条件决定了煤炭作为中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位,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会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矿产。
从价格差异上来看,在相同价格口径下目前炼焦煤价格最高,无烟煤次之,动力煤价格最低。
三、中国进口煤炭占全国比重?
中国2020年进口煤炭3.04亿吨数量巨大,但放在中国煤炭总产能的38.4的问题上来看,还不到中国煤炭生产问题的1/10,对国内煤炭行业的影响,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一次性能源煤炭的使用,仍将保持在38~40亿吨左右;海外煤炭的进口量,也将保持在3~3.5亿吨每年的水平。
四、汽油占石油消费的比重?
中国石油消耗量十大用途:
1.燃油这个应该没有悬念,而且消耗了大部分的石油。
72%的石油用于制成各种燃油:汽车上的柴油、汽油,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油。
2.塑料塑料无所不在,牙刷、盆、瓶子、iPad、圣诞老人……随便就可以数出一大串,原来,我们生活在石油的包围圈里――几乎所有的塑料都是石油产品,如果没有专门了解,我们很难把黑乎乎的石油与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塑料制品联系起来。
3.沥青沥青也叫柏油,是石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也有天然形成的沥青。全球有铺装路面的公路总长为1700多万公里,可以想象消耗了多少沥青!
4.衣服我们从衣服标签看到的涤纶、腈纶、锦纶等面料,都是由石油生产的合成纤维。纺织所使用的纤维中,化学纤维的比重接近3/4,天然纤维占比仅有1/4,而90%以上的化学纤维产品依赖于石油,所以想想看,你一生要“穿”掉多少石油?
5.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耐高温、低温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鞋子、体育用具、轮胎、电线电缆等物品都能找到合成橡胶的身影,而石油就是制作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
6.制药制药确实与石油密不可分。先不说间接耗材,如包装使用的塑料,就连药品本身也依赖石油。例如苯,许多药都从苯衍生而来,而苯又是从石油里制取,现代医药的进步也和石化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外假肢、人造器官以及医用 X 光片及其处理溶液等等也使用了石油制品。
7.清洁用品如果没有了石油,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很脏。我们用的清洁用品很多都是石油制品,如洗涤剂、洗发水、沐浴乳、肥皂等等,里面都含有石油的衍生物。
8.食品食物也能和石油扯上。石油是如何来到餐桌上的呢?石油不仅用来制造化肥、杀虫剂等,很多食物的保鲜、染色、以及调味都有石油产品的参与,还有我们嚼的口香糖……如果算上食品生产间接消耗的石油,那么人一生要"吃"掉551千克石油。一瓶500毫升的纯净水,经过发现水源、开采、净化、装瓶、运输等环节,最后摆在你面前,一共需要消耗167毫升的石油。
9.润滑油(润滑脂)润滑油、润滑脂广泛用于各种机器润滑,如果没有润滑,几乎所有的机械都不能正常运转。润滑油、润滑脂(黄油)里面的成分大部分是石油炼制的基础油,许多润滑油里面90%的成分是石油。生活中较常见的润滑油是汽车发动机用的发动机润滑油,俗称机油。
10.化妆品石油也是制作化妆品的原料,含量较高的可达80%!石油精炼或合成出来的油、石蜡、香精、染料等,都用来制作化妆品。有兴趣的话可以留意一下自己所使用的化妆品成分表,看看里面到底含有哪些东西。
五、澳洲煤炭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比例?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一直都是澳洲煤炭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去年,澳洲煤炭占据我国煤炭总进口量的26%。
六、汽柴油占石油消费的比重?
我国石油主要用于能源、化工材料两大领域。200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约2.2亿吨,用于能源和化工材料领域分别为1.9亿吨和0.2亿吨,分别占石油消费总量的86%和9%。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工矿企业所需的燃料增加,拉动石油的燃料需求快速增长,2017年达到4.1亿吨,占石油消费量的比重为70%。
化工材料领域的石油消费也高速增长,消费量由2000年的0.20亿吨增长至2017年的0.99亿吨,占石油消费的比重较2000年提高8个百分点,至17%。
七、煤电或煤炭行业的周期属性是什么?
在前面的5讲中,我已经给大家详细讲解了杠杆这种金融工具,从基本概念到设计原则,从生活场景到投资案例,最后还复盘了瑞幸咖啡这个商业案例,剖析了它背后的杠杆结构和操盘原则,希望能够在实际的投资和生活中帮助到大家。
接下来的这五讲,我会给大家详细阐述周期,这个投资领域中的高频概念。这个模块其实是我们整个课程最核心的模块之一,内容也非常重磅。坦白讲会有一些难,不会我还是会用大量我身边的故事和案例,来争取把内容通俗化到大家都能理解,但同时又不会遗漏核心知识点的程度。
大家可能听过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名言,叫做“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说过另外一句名言,叫做“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得到教训,只会不停的重复历史。其实这两句话表达的是同样一个意思,就是历史总是按照某种规律在重复和轮回。这种重复和轮回,在投资学里,就叫做周期。
在专业投资领域,周期是个高频词汇,各类周期五花八门,比如说在宏观层面,我们经常讨论的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通常又可以分为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技术周期和债务周期,在中观层面,至少有20多个行业会表现出强烈的周期性,比如钢铁、煤炭、航运等等。而在经济领域之外,还存在着很多跟投资相关的周期,比如资本市场情绪周期、企业经营生命周期,等等等等。这些周期的驱动因素各不相同,持续时间呢更是干差万别,有的周期持续两三年,一会儿就过去了,有的呢,却持续五六十年,一辈子你都经历不了几次。
那么这些貌似枯燥深奥的各种周期,是不是离我们的生活特别远呢?
不是的,周期不但在你周围无处不在,而且还在时时刻刻的操纵着你的生活。比如说房价的涨和跌,工资的增和减,哪个行业值得做,什么领域的就业机会多,这些都跟周期有关系,甚至说,一个国家一整代人的命运,都会跟他们出生年代在长周期中的位置,有关系。
在具体阐述这些周期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案例的主人公是我的一个朋友,是当时我在券商实习的时候认识的。当时我在 TMT 组,看什么计算机、电信、电子一类的公司,他呢,在农林牧渔组,主要是研究什么玉米、白糖,猪,鸡这些东西。我们俩关系比较好,记得当时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多,然后在回学校之前呢,我们会步行十五分钟,跑到外滩那个观光平台上抽烟,对着灯火辉煌的陆家嘴,指点下江山,非常有感觉。
我这个朋友因为比我高一个年级,所以他2011年7月份就硕士毕业了,当时他本来准备去一家期货私募上班,房子都在附近找好了。结果在6月底,他突然找我吃饭,跟我说他要逃离北上广,准备回内蒙老家。我当时大吃一惊,因为他拿 ofer 的那家期货私募很有名,是中国做商品投资最好的三家公司之一,老板叫葛卫东,大家可以自己去查一查,所以他35岁之前,做到年收入100万以上基本没问题的,在上海安家、买房一点儿都不难,所以我就问他为啥要离开上海,结果呢他给我讲了一个小时他的计划,把我给听傻眼了。
我朋友先给我说了一下他家里到底是干啥的(以前一直没跟我提过),他家里是在内蒙开煤矿矿的,他爸也就是俗称的煤老板。90年代的时候,他爸在内蒙搞运输,跑北京跟包头之间的货运线,挣了一些钱,然后就趁着当时煤矿改制,买了村里的几个矿,而且拿到了采矿许可证。后来煤炭价格一路飞涨,很快就发了大财,特别是2002年取消电煤指导价后,煤炭价格更是报复性上涨,坑口价从几十块钱一吨,最高涨到七八百块一吨。他们家的矿当时每个月都有几千万的利润进账,号称毎天赚一辆路虎,而且他跟我说,他们家的确有很多路虎,大概十几辆,不过都借出去了,给各类关系户开。
但我这个朋友,并不是回家接班,甚至以前压根就没有接班的打算。为什么呢?因为他跟他爸关系非常差,是那种几乎断绝父子关系的差。在他上初中的时候,他们家已经发起来了,他父亲就跟很多煤老板一样,在外面找了很多小姑娘,而且还不止一个。当时他母亲生病,身体很差,他爸却整天不着家,甚至在他母亲去世那天,他爸还在外面跟别的女人在一起,所以他非常恨他父亲,尤其是他母亲去世后,他爸就很快就把小三变成了他的后妈,他这个后妈还给他生了个弟弟,所以我这个朋友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几乎不回内蒙老家。他爸要给他在上海买房子,他也不要,平时电话也不怎么打。
我听到这里我就很奇怪,你跟你爸关系这么差,为啥还要回内蒙接班?他说你知道吗戴老板,我在券商实习了一年多,半年研究有色金属,半年研究农产品。这些行业呢,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周期行业,每个行业都存在着剧烈的周期波动,他说这一年中呢,我毎天都跟历史价格曲线打交道,分析供给和需求,研究产能和库存,跟资深的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学习如何判断周期拐点,然后经过了这么一年多的训练,我慢慢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爸的煤矿可能很快就要完蛋了。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又吓了一跳。但他马上给我讲了一遍逻辑,我基本上就明白了。简单说,就是他把周期分析的方法论用到了他父亲所从事的煤炭行业上,发现煤炭行业已经站在了周期的高点上,很快就掉头往下,甚至可能会有一个长达十年的超级熊市,根据他的测算,秦岛港口煤炭报价很可能从当时的接近900块一吨,跌到3、400块一吨,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研究了他父亲公司的财务状况,发现由于前两年一直在扩产和加强安全投入,负债率非常高,可能不需要跌倒3、400块,跌倒500多,他爸的公司可|能就扛不住了。
我这个朋友的结论,其实非常惊天动地,甚至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当时煤炭的价格,几乎是在历史的最高位上,而且从2002年开始,煤价几乎是一路上涨,除了2008短暂回调了一下之外,其他时间呢,全部都是大牛市,更重要的是,市场上所有的人,不论是煤老板还是说分析师,大家都不相信煤价会跌。
为什么他会得出这么一个大家都不认同的结论呢?他跟我说,因为他们家经历过每天数钱的幸福日子,也经历过煤炭价格低谷时的悲惨生活,所以什么煤价永远涨不会跌这种说法,在他眼里根本靠不住。他研究周期,只看一样东西,就是供给跟需求。
根据他的研究,煤炭的需求基本上只跟三个大的行业门类相关,就是工业、房地产和基建,那么在当时,也就是2011年,中国经济基本上从4万亿导致的经济过热中冷却了下来,大量的工业领域,比如说什么钢铁啊,水泥啊,都严重的产能过剩,未来经济对煤炭的新增需求其实并不大,具体的需求増速,是要低于全国 GDP 增速的。
不过虽然说新增的需求不多,但是新增的供给却是非常非常多的。根据他的测算,当时中国一年大概需要33亿到35亿吨的煤炭,但在未来的2~3年之内,也就是2012-2013年这两年,当时现有的产能加上新增的产能可能会达到40亿吨到45亿吨这个级别。
为什么说煤炭行业的新增产能会这么多呢?大家想想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煤炭行业太挣钱了,煤老板的日子每个人都羨慕,所以大家都想往这个行业里面去挤。当时很多上市公司只要一发公告,说准备跟搞煤搞煤矿什么的,股价就会大涨。
所以说,站在2011年这个时间点看,未来2~3年之内,煤炭行业一定产能超级过剩,到时候供给会大于需求很多,这会必然导致一个结果,就是煤价一定会下跌,而且会跌的很惨。
你现在听我说的比较简单,但其实我这个朋友当时做了很多扎实详细的调研工作,比如说他把中国主要产煤区,山西,内蒙和陕西这三个省的十二五规划,全部翻了一遍,然后一个县一个县这样算新增的产能有多少,还咨询了很多业内老板和分析师,最后才敢得出这个结论,其实前前后后也花了他半年时间。
然后可能有朋友会问,那你既然判断煤价未来会大幅下跌,那为什么不去做空呢?这样岂不是可以贝兼好多钱。这个想法很性感,但现实很骨感,因为当时国内的动力煤期货还没有上市,没有地方做空。所以说你想要从煤价下跌中赚钱是很难的,唯一的选择就是去买火力发电公司,就是火电公司。因为煤价下跌,他们发电成本就会大幅下降,但是这里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中国,电价是受政府管制的,也就是说一旦煤价下跌之后,政府很可能把电价也往下调,那发电公司想賺成本节省的钱,就比较难了,所以说,这也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
接下来呢,我这个朋友就回内蒙老家,跟他老爸摊牌,他跟他老爸讲,说这个煤炭行业周期就要见顶了,你赶紧处理家里的资产,然后事实讲道理,什么分析的框架啊,调研的结论啊,历史的数据啊,但他爸死活不信,说就你这样一个毛头小子你懂什么呀?所以根本不听,而且这里面还有他后妈在作梗,这个大家都懂的。
最后他没办法,就说这样吧,我们家现在有三个矿,你把那个最小的给我来处置,就当你这些年亏欠我跟我妈的,他爸听了呢,就同意了,就把家里最小的一个矿矿的控股权,转给了他,所以他当时请我吃饭,就是回家准备去处理那个煤矿。
我这个朋友回到内蒙老家呢,花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就把他名下的那个煤矿卖了。当时正好煤炭领域在搞资源整合,他就把公司股权卖给了一家国企,卖的价格是一个天文数字,后来回过头来发现,基本上是卖在了最高点上,因为从2012年开始,煤价就开始以非常快的速度崩盘,其实整个逻辑跟他当时研究的结论是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供给逐步释放出来,需求又跟不上,整个煤炭领域严重产能过剩,煤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就被打破了。
之后煤价连续跌了接近5年,以前整天数钱的煤老板,很多都被打回了原型,比如当时山西有个很有名的煤老板叫邢利斌,就是花7000万嫁女儿的那个。他高峰时身价几百个亿,但煤价暴跌之后,资产就可是大幅缩水,到了2014年,他负债超过了100个亿,而且卷入了一系列的案件,就被抓了,可以说是当时很多煤老板命运轨迹的缩影。
我这个朋友卖煤矿矿的钱呢,也基本上没有乱动,并没有去投什么股权或者炒股票什么的,而是一直放在内蒙的一些银行里面,买一些高流动性的国债一类的资产。他本来是准备万一他父亲的企业撑不住了,他就可以拿这个钱回来再去救一把,不过后来2016年煤价跌到200、300块钱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供给侧改革,这个可能大家都听说过,就是国家主导煤炭行业去产能之后,煤价反弹的非常厉害,他芭的企业顺利利的渡过了难关,没有用它这个钱来救命。
不过呢,经过这个事儿之后,他的父亲对他彻底是言听计从了,2017年的时候,他们家基本上就把所有的煤矿都给清掉了,把大部分的钱都交给他来管理,让他去做投资。我这个朋友就自己开一家私募,也不接客户的钱,只管自己的钱和亲戚朋友的钱,规模就已经十几个亿了,他去年把投资公司搬到了上海,在陆家嘴租了一间大概500平米的办公室,公司非常空,除了前台,一个人都没有,我还经常去找他喝茶。
前两天我说我要写个周期的课程,把你的故事拿来做教材行不行,他说没问题,完全可以写,而且还给我补充了很多细节,那么才有了今天这个案例。
从这个案例里面,我们其实可以学到两点。
第一点就是周期产生的本源,比如说为什么中国煤炭行业产能会如此的过剩,就是因为煤矿太挣钱了,大家都想进入这个行业,从2002年开始,一直到2011年,这十年时间有大量的新增投资涌入到煤炭这个领域,大家都想学煤老板挣钱,最后就导致供过于求,然后煤价出现暴跌。这个过程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事实,就是周期产生的根源,其是人性,周期的剧烈烈波动,每次都体现了人性的贪婪和恐惧,而绝大多数人呢,其实都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在不断重复这个轮回,又变成了周期的一部分,所以为什么霍华德马克思说,“万事万物皆有周期”,就是因为人性无处不在。
这个案例教会给我们的第二点,就是如何来应对周期。在这个案例里,我的朋友差不多就做了三件事情。第一,发现周期。首先要认识到,煤价涨跌是个周期,而不是永远涨的一种趋势。第二,辨别位置。就是你知道这是周期后,还需要判断出你目前在周期的哪个位置,比如我朋友就判断出2011年煤价是在周期高点上,这就是找到位置。第三呢,就是做决策。他把家里的煤矿矿在最高点卖掉就是一种决策和应对。
其实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周期,目的就是要养成一种对周期的敏感,也就是“位置感。位置感不仅对投资领域很重要,对于非投资领域的决策也很重要。只有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警惕周期,积极防守,什么时候应该逆势出击,大胆行动,什么时候应该顺应周期,乘势进攻。理解周期,能够帮助你养成一种位置感,这种位置感,无论是做好投资,还是过好人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会把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结合具体的案例,给大家讲透。本期我留一个思考题,你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欢迎到留言区,跟我讨论。
八、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6%什么意思?
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6%意味着煤炭消费量减少56%。比如原来消费100吨,现在消费量为44吨。
九、煤电在我国总发电量中占的比重是多少?
1. 煤电在我国总发电量中占的比重较大。2. 这是因为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煤电厂的建设和运营相对成本较低,且煤炭燃烧可以提供大量的热能,因此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3. 此外,煤电在我国的比重也受到经济发展和能源政策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煤电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发电方式,仍然是满足能源需求的重要选择。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我国也在逐步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十、中国煤炭消费占比大的原因?
中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能源消费大国,其中煤炭又是中国能源消费中占比最大的——煤炭在中国的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在59%左右。以发电量为例,2019年中国的总发电量再次超过全球的四分之一。
其中火力发电量占比超过70%——由于中国的石油资源短缺,且价格高于煤炭,因此火力发电量中煤炭占据了主导。特别是在一些沿海省份,由于经济相对发达,但能源相对短缺,在用电高峰时期为了保证电力稳定,就基本都采用煤炭发电。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石油、天然气不足。北方地区又缺水,但北方地区最不缺的就是煤。因此建设的各大产业其能源需求往往就以煤炭为主,长此以往,使得我们对煤炭的需求量远超其他各国。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