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煤炭中磷的影响因素?

166 2023-12-24 18:56 admin   手机版

一、煤炭中磷的影响因素?

1.煤中磷的存在形态大部分以无机态形式存在,还有少量的有机态。

2.煤燃烧产生的磷进入土壤后会使土壤板结、碱化,进入水体中会造成水体富养化,导致藻类迅速繁殖而使水中缺氧造成鱼类死亡,另外,在工业生产中,煤中磷的存在会影响炼钢质量和影响锅炉效率等。

二、影响煤炭卡数的因素(下雨会影响煤炭的卡数吗)?

水分增加当然会是发热量下降,因为水分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水分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发热量要下降75K左右。影响煤炭卡数的因素煤炭是通过燃烧来释放热量的。研判煤炭质量好坏的指标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硫、挥发分、卡等等,其中的卡是指煤炭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指标。下雨会影响到煤炭卡数,含硫过多、挥发分过多都对煤炭卡数有很大关系。

三、煤炭价格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煤炭价格走势的具体因素。

1、煤炭产量将继续增加

8月份,山西、陕西和内蒙三个煤炭主产区陆续公告了建设煤矿产能情况,三地在建产能规模超过8亿吨/年,新增产能高达5亿吨/年,接近2亿吨/年新增产能已形成有效供应。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协调,继续增加优质煤炭产能释放。

2、相关部门继续强化煤矿安全与环保

9月份,全国煤炭安全检查进入深入检查与集中整治阶段,同时,临近“十九大”召开,安全、环保监管从严,主产区煤管票发放规模受到控制。9月中上旬,仍有煤矿发生事故,安全生产仍有待强化,煤炭产量将受到一定影响。

3、局部地区铁路运力紧张

下半年,铁路运输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兰渝线计划今年年底通车,西南地区用煤紧张将得到一定缓解。但是,受环渤海港口陆续停接汽运煤影响,铁路运力或将趋紧,部分以汽运为主的产煤省煤炭外运受到限制。

4、煤炭企业库存减少

9月份,受安全生产检查、环保督查力度加大,南方气温降幅不及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旺盛,煤炭企业库存减少。截止到9月10日,全国主要产煤省部分煤矿存煤2393万吨,环比减少207万吨,下降7.9%,同比减少1769万吨,下降42.5%。

5、下游用户与中间环节库存增加

受下游行业迎峰度冬前期补库需求增加的影响,电力企业与港口库存增加。截止9月10日,电厂存煤5710万吨,比上月末增加47万吨,增长0.8%;同比增加591万吨,增长11.5%。存煤可用16天,比上月末增加2天,同比增加5天。秦皇岛等北方四港煤炭库存1440万吨,比上月末增加27万吨,增长1.9%;同比增加672万吨,增长87.5%。

6、高温天气减少,电厂耗煤下降

进入9月份,随着高温天气减少,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回落,截至9月14日,沿海六大电厂日耗72.79万吨,较八月底减少了1.59万吨。本月1-10日,全国重点发电企业日均供煤335万吨,比上月减少48万吨,下降12.5%,同比增加4万吨,增长1.2%;日均耗煤326万吨,比上月减少59万吨,下降15.3%,同比减少9.7吨,下降2.9%。

7、中长期合同作用凸显

2016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推进中长期合同签订,确定了以535元/吨位基准价上下浮动的价格机制。今年年初以来,签订中长期合同的下游企业用煤得到有效保障,其稳定煤价的作用也得到显现。今年年底,中长期合同的进一步签订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的主要工作目标。

四、煤炭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及机制研究

煤炭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及机制研究

煤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全球能源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煤炭价格的波动对全球经济和能源供应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煤炭价格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对于能源产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煤炭价格的影响因素

煤炭价格的波动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下面将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供需关系

供需关系是决定煤炭价格的首要因素。供需关系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煤炭的市场价格,当供应大于需求时,价格通常下降;相反,供应不足,需求大于供应时,价格则上涨。

2.能源政策

能源政策对煤炭价格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政府对能源的政策和战略决定了煤炭的开采、运输和利用方式。政策的变动可能导致煤炭供应链的变化,从而对价格产生影响。

3.国际市场因素

国际市场因素也是影响煤炭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煤炭市场的波动、需求和供应状况、国际贸易政策等都将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4.产煤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煤炭的产地政治和经济因素也会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政治动荡和经济衰退可能导致煤炭产量减少或运输成本上升,从而推高煤炭价格。

煤炭价格的机制研究

煤炭价格的机制是指决定煤炭价格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深入研究煤炭价格的机制,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分析煤炭市场的变化。

1.供需平衡机制

供需平衡是煤炭价格形成的基本机制。当供需处于平衡状态时,价格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而当供需失衡时,价格将出现波动。研究供需平衡机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

2.价格弹性机制

价格弹性是指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煤炭价格的弹性与需求弹性和供应弹性密切相关。当需求或供应的弹性较低时,价格变化不敏感;而当弹性较高时,价格波动较大。研究价格弹性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煤炭价格的波动性。

3.市场竞争机制

市场竞争是煤炭价格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市场竞争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价格的高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而垄断或垄断企业则可能通过控制供应量来影响价格。研究市场竞争机制有助于我们了解煤炭市场的竞争格局。

4.影响因素的博弈机制

影响煤炭价格的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例如,产煤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因素、能源政策和国际市场因素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煤炭的价格。研究这种博弈机制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煤炭价格的形成过程。

结论

煤炭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其影响因素和机制对于预测和分析煤炭市场的变化至关重要。供需关系、能源政策、国际市场因素和产煤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因素都是影响煤炭价格的重要因素。煤炭价格的形成机制涉及供需平衡、价格弹性、市场竞争和影响因素的博弈等机制。深入研究煤炭价格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可以为能源行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稳定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五、影响煤炭自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您好,影响煤炭自燃的因素主要有:(1)内在因素:变质程度,水分含量、煤岩成分、含硫量、孔隙度、瓦斯含量等(2)外在因素:地址赋存情况、采掘因素、通风管理等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六、影响太原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的工业能源主要依靠煤炭,煤炭是工业发展必需的能源,但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煤炭燃烧时排出的烟雾对空气的污染也加大,煤炭资源也将面临枯竭,所以发展新能源就显得比较迫切了。

像风力水力太阳能空气能等的绿色能源也是国家重视的新能源,并尽力推广新能源产业。

七、煤炭指标化验:影响煤膨胀压力的因素有哪些?

一般是指煤炭的工业分析指标:低位发热量(Qnet ar),全硫份(St ar) , 挥发份(V ar),全水份(Mt) ,灰份收到基(A ar) ,有的可能还会化验煤炭的内水等。

煤炭的常用指标 一、水分(M )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不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二、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九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三、挥发分(V )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四、固定碳质最(FC )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五、发热量(Q )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发热量国际单位为百万焦耳/千克(MJ/kg ) ,常用单位大卡斤克,换算关系为:1MJ / kg =239 . 14kcal / kg ? 1J = 0.239gcal ? 1cal= 4 . l8J 。如发热量550kcaL/ g , 5500kcal / kg=550÷239 . 14 = 23MJ/kg .为便于比较,我们在衡量煤炭时消耗时,要把实际使用的不同发热量的煤炭换算成标准煤,标准煤的发热量为29 . 27MJ/kg ( 700okcal / kg )。国内贸易常用发热量标准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它反映煤炭的应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 不能反映煤的真实品质。国际贸易通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Qnet,ar) ,它能较为准确的反映煤的真实品质,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情况下,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高1.25MJ/g ( 300kcal / kg)左右. 六、胶质层最大厚度(Y ) 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F 层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冶炼精煤对胶质层厚度有明确要求. 七、粘结指数(G ) 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枯结指数越高,结焦性越强. 八、煤灰熔融性温度(灰溶点) 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随加热温度而变化的煤灰熔融性变形温度(DT )、软化温度( ST )、流动温度(FT ) ,常用软化温度(ST )来表示。灰熔融性温度越高,煤灰不容易结渣。因锅炉设计不同,对灰熔融性温度要求也不一样。煤灰熔融性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作为燃料和气化原料时的性能,煤灰熔融性温度低,煤灰容易结渣,增加了排渣的难度,尤其是固态排渣的锅炉和移动床的气化炉,煤灰熔融性温度要求较高。九、哈氏可磨指数(HGI ) 哈氏可磨指数是反映煤的可磨性的重要指标。煤的可磨性是指一定量的煤在消耗相同的能量下,磨碎成粉的难易程度。可磨指数越大,煤越容易磨成粉。在发点煤粉锅炉和高炉喷吹用煤,可磨指数是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吉氏流动(ddpm)煤的流动度是表征煤在干馏时形成的胶质体的粘度,是煤的塑性指标之一。流动度是研究煤的流变性和热分解力学的有效手段,又能表征煤的塑性,可以指导配煤和焦炭强度预测。吉氏流动度是以固定力矩在煤受热形成的胶质体中转动的最大转速表示的流动度指标,用每分钟转动的角度来表示。十一、增锅膨胀序数(CSN ) 增塌膨胀序数是在规定条件下以煤在增祸中加热所得焦块膨胀程序的序号表征煤的膨胀性和塑性指标.增祸膨胀序数的大小取决于煤灰熔融性、胶质体生成期间析气情况和胶质体的不透气性。十二、焦渣特征(CRC ) 煤炭热分解以后剩余物质的形状。根据不同形状分为8 个序号,其序号即为焦渣特征代号。1——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的颗粒. 2——粘着。用手指轻碰即为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较大的团块轻轻一碰即成粉末。3——弱粘性。用手指轻压即成不块。4 ——不熔融粘结。用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有银白色光泽. 5 ——不膨胀熔融枯结。焦渣形成扁平的块,煤粒的界限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显的银白色金属光泽,下表面银白色光泽更明显。6——微膨胀熔融粘结。用手指压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焦渣表面具有较小的膨胀泡. 7——膨胀熔融粘结。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度不超过15mm。8——强膨胀熔融粘结。焦渣的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高度大于15mm。

八、影响因素近义词?

影响的近义词是感染。

因素近义词…身分。要素。成分

因素造句

1、根据通病率及高发家系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儿童孤独症的发病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此外,根据神经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发现都提示了孤独症的产生和患者脑部结构异常有某种关联。

2、他今天能在绘画界出人头地,除了天分外,从小的努力也是重要因素。

3、所有这些因素都不会改变你和经理之间的关系,或者是让你对向上经营失去兴趣。

4、罗先生高瞻远瞩,所以在事业上总先人一步,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

九、干扰因素和影响因素的区别?

区别是干扰因素是不好的起负作用的因素。影响因素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

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干扰因素和影响因素涉及到实验室医学。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干扰因素和影响因素涉及到医用化验设备、医学。时间灵活性不同。区别在于影响因素的好坏之分。

十、影响因素与限制因素的区别?

不是一个意思。

限制因素是起到限制作用的因素,对结果的作用更直接。

影响因素是对结果有间接作用的因素,其作用程度没有制约因素大。

制约,限制约束:受环境制约。是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如互相制约。通俗讲就是,限制、约束的意思。

影响,指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