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断口隔离开关结构
隔离开关是在分闸位置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提供电气隔离断口的机械开关装置。 隔离开关隔离开关是高压开关电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电器,顾名思义,是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的它本身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使用量大,工作可靠性要求高,对变电所、电厂的设计、建立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均较大。刀闸的主要特点是无灭弧能力,只能在没有负荷电流的情况下分、合电路。
隔离换向开关配置在主接线上,保证了线路及设备检修时形成明显的断口与带电部分隔离,由于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及开断能力低,所以操作隔离开关时,必须遵守倒闸操作顺序,即送电时,首先合上母线侧隔离开关,其次合上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停电则于上述相反。
2. 断路器断口和隔离断口
同相同期就是指六断口断路器每相(两个断口)之间的同步差。
扩展知识如下: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
3. 双断口断路器结构图
三工位开关,英语简称3PS,即3 position switchgear。 三工位开关常用于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或复合电器(PASS)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产品。常用于XGN环网柜中。所谓三工位是指三个工作位置:1隔离开关主断口接通的合闸位置,2主断口分开的隔离位置,3接地侧的接地位置。三工位开关其实就是整合了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两者的功能,并由一把刀来完成,这样就可以实现机械闭锁,防止主回路带电合地刀,因为一把刀只能在一个位置,而不象传统的隔离开关,主刀是主刀,地刀是地刀,两把刀之间就可能出误操作。而三工位隔离开关用的是一把刀,一把刀的工作位置在某一时刻是唯一的,不是在主闸合闸位置,就是在隔离位置或接地位置。传统的GIS中,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是两个功能单元,使用电气联锁进行控制,现在最新设计就是使用三工位隔离开关,避免了误操作的可能性。
4. 隔离开关构造
,先分断路器再分隔离开关。送电操作时,先合隔离开关再合断路器。因为切断闭合的回路时,会产生很大电弧。而断路器具有较强的灭弧能力,是设计专门用来接通或断开主回路的装置。
隔离开关并不具备灭弧能力(但是极小的电弧也可以,比如变压器中性点刀闸),它是用来造成主回路明显断开点的装置。说通俗一点,就比如要检修一条线路,当检修人员到现场看见这个明显的断开点时,就会认为该线路已确实停电,才敢爬到设备上干活
5. 双断口隔离开关结构示意图
断路器断口和隔离断口区别:
1、断路器断口有灭弧装置,故断路器能够带负荷操作,不但能操作负荷电流,还能操作故障(短路)电流;断路器断口有良好的封装形式,故不能直观确定其是处在闭合或断开位置。
2、隔离断口没有灭弧装置,虽然规程规定其可以操作于负荷电流小于5A的场合,但其总体属于不能带负荷操作;但隔离断口结构简单,从外观上能一眼看出其运行状态,检修时有明显断开点。
6. 开关柜隔离断口
进线电缆先连接到隔离开关,然后断路器,然后连接到主母线。
这样的话,因为进线电缆是电源端,就要求进线是一台隔离开关柜,然后第二台柜是断路器柜。好处呢,就是当你断开第一台隔离开关,后面的柜子全部可维护,包括进线断路器。
如果第一台柜是进线断路器柜,因为柜子结构的限制,就只能电缆先进断路器,然后隔离开关,然后主母线。这样做的问题是,进线断路器无法维护,因为无隔离断口无法从电源断开。
出线柜是主母线连接到隔离开关,然后断路器,然后电缆。
出线柜而言,主母线是电源端,当断开本柜的隔离开关后,本柜的断路器、出线电缆就全部可维护了。
7. 断路器隔离断口
断路器的两侧均应配置隔离开关,以便在断路器检修时形成明显的断口与电源隔离。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普通变压器,均应通过隔离开关接地。
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宜合用一组隔离开关,保证电器和母线的检修安全,每段母线上宜装设1-2组接地刀闸。
接在变压器引出线或中性点的避雷器可不装设隔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