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之间的操作顺序是怎样的?
停电时,先跳开断路器,在检查确认断路器已断开的情况下,先拉负荷侧的隔离开关,后拉电源侧的隔离开关;送电时,先合电源侧的隔离开关,后合负荷侧的隔离开关,再合上断路器。隔离开关是一种没有专门灭弧装置的开关电器。它不能用来切断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的触头全部露在空气中,分闸时有明显可见的断口,在合闸状态时能可靠地通过正常工作电流和短路电流。
利用隔离开关断开口的可靠绝缘,能使需要检修的断路器与电源隔开,中间有一个明显的开断点,以保证断路器检修时安全。
2.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之间的操作顺序
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所以为了防止带负荷拉隔离开关产生电弧,引发短路事故,必须在高压断路器与隔离开关之间要加装闭锁装置。即停电时必须先拉高压断路器,再拉隔离开关。送电时操作顺序与停电时相反。
3. 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断开顺序
分合闸操作步骤如下:
一是阅读和熟悉倒闸操作工作票和倒闸票。
二是现场确认需要操作的隔离开关是否与倒闸票描述的一致。
三是检查个人安全穿戴用品是否齐全,符合安全要求。
四是确定断路器已经断开。
五是根据隔离开关的特性,直接操作隔离开关操作手柄,或者使用专用的操作杆进行操作。
4.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之间的操作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
“断路器断开后先拉线路侧刀闸,后拉母线侧刀闸”是针对母线向线路侧供电这种情况说的,而当线路是电源,向母线供电时,操作顺序正好相反。
正确的说法是:停电时,断开断路器后,应先拉负荷侧的隔离开关。
这是因为在拉开隔离开关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错误操作,一种是断路器实际尚未断开,而造成先拉隔离开关;另一种是断路器虽然已断开,但当操作隔离开关时,因走错间隔等而错拉未停电设备的隔离开关。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都将造成带负荷拉隔离开关,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可能造成弧光短路事故。
如果先拉电源侧隔离开关,则弧光短路点在断路器的电源侧,将造成电源侧短路,使上一级断路器跳闸,扩大了事故停电范围。如先拉负荷侧隔离开关,则弧光短路点在断路器的负荷侧,保护装置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其它设备可照常供电。这样,即使出现上述二种错误操作的情况,也能尽量缩小事故范围。
5. 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操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启动电源的时候,合闸顺序应该先总后分,也就是说,分闸不要先推上,应该先推总闸,循序渐进。
断开电源的时候,应该遵循先分后总的原则。主要原因是负载过大时,合闸错误容易产生电弧,对人身有一定的危害。合闸操作先通隔离开关再通断路器,分闸操作先断断路器再断隔离开关。
6. 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操作先后顺序
先断开断路器,再拉开主刀闸,最后合上接地刀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