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高压熔断器广泛应用于(高压熔断器广泛应用于什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0 19:35   点击:10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高压熔断器广泛应用于什么场合

熔断器(fuse)是指当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以本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断,断开电路的一种电器。熔断器是根据电流超过规定值一段时间后,以其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化,从而使电路断开;运用这种原理制成的一种电流保护器。熔断器广泛应用于高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用电设备中,作为短路和过电流的保护器,是应用最普遍的保护器件之一。

2. 高压熔断器适用场合

优点:①选择性好。上下级熔断器的熔体额定电流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和IEC标准规定的过电流选择比为1.6:1的要求,即上级熔体额定电流不小于下级熔体额定电流的1.6倍,就视为上下级能有选择性切断故障电流。

②限流特性好,分断能力高。

③相对尺寸较小。

④价格较便宜。

3. 高压熔断器一般用于

熔断器的金属熔体是一个易于熔断的导体。当电路发生过负荷或短路故障时,通过熔体电流增大,过负荷电流或短路电流对熔体加热,熔体由于自身温度超过熔点,在被保护设备的温度未达到破坏其绝缘之前熔化,将电路切断,从而使线路中的电气设备得到了保护。

熔断器的熔断过程大致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1、熔断器的熔体因通过超载电流或短路电流而发热,其温度上升到熔体合金材料的熔点,但熔体仍处于固态状,尚未开始熔化。

2、熔体合金金属开始由固态向塑态及液态转化,由于此时熔体要吸收一部分(熔解热)热量,因此熔体温度一直保持为熔点。

3、己熔化的金属被继续加热,直到其温度上至熔体气化点为止,此为第二次加热阶段。

4、熔体金属断裂,出现间隙,间隙被电场击穿而产生电弧,直至电孤完全熄灭。

这四个阶段实际上是两个连续的过程:

未产生电弧之前的热量积累过程及熔断产生电孤以后的电弧过程。孤前过程的特征在于发热与熔化,也就是说,熔断器在此过程中的功能是对故障电流作出何种反应。很明显,故障电流越大,熔体温度上升就越快,弧前过程也就越短。反之,故障电流小,孤前过程自然就长些。

电孤过程的主要特征是含有大量金属蒸汽的电孤在熔体断开间隙内持续蔓廷、燃烧,并在电动力作用下在介质(如空气、石英砂、绝缘油)中运动,为介质所不断冷却,最终因弧间隙增大、电孤拉长变细、电孤能量被吸收而无法维持燃烧而熄灭。这个过程持续时间决定着熔断器有效灭弧能力。从愿望上讲,人们希望电弧能在第一时间内熄灭。

4. 下列关于高压熔断器适用场合的说法中

高压熔断器在3~35kV的电站和变电所被广泛应用。

常用的高压熔断器有两大类:

一类是户内高压限流熔断器, 最高额定电压能达40.5kV。

常用的型号有RN 1、RN 3、RN 5、XRNM 1、XRN T 1、XRN T 2、XRN T3 型, 主要用于保护电力线路、电力变压器和电力电容器等设备的过载和短路。

所以高压熔断器用在3-35千伏

5. 熔断器适用于哪些场合

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

熔断器也被称为保险丝,它是一种安装在电路中,保证电路安全运行的电器元件。熔断器其实就是一种短路保护器,广泛用于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主要进行短路保护或严重过载保护。

共同点:两者都是电路保护电器,用于实现对断路器的过载和短路保护。

区别1:断路器的保护方式是跳闸,排除故障后通过合闸即可恢复供电,方便;

熔断器的保护方式是熔断,排除故障后需要更换熔体恢复供电,不便。

区别2:断路器的跳闸速度是毫秒(ms)级,相对较慢,某些对截断速度要求高的场合不适用;

熔断器的熔断速度是微秒(μs)级,远远快于断路器,适用于有快速截断要求的场合。

其它还有很多区别,比较简单且重要的就是这两个了。

熔断器、断路器和热继电器都有各自的保护功能特点,熔断器保护功能比较单一,就起短路保护;热继电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过载保护,兼缺相保护;而断路器(尤其是电机保护断路器)就可以涵盖熔断器和热继电器的全部功能与一身,所以说断路器是个综合保护性能的保护器。

如果把三种器件串联在一个电路中,如果发生短路,断路器与保险丝——断路器优先保护动作权(因为保险丝烧断了就得更换,断路器只要再合闸就可以了);如果电机过载,断路器和热继电器——热继电器优先保护权(热继电器过载动作后一般都可以自动复位,而断路器还需再合闸)。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