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地装置百度百科
在电力系统中,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系统零线相接叫做接零。 接地和接零的目的,一是为了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例如工作性接地;二是为了人身和设备安全,如保护性接地和接零。虽然就接地的性质来说,还有重复接地,防雷接地和静电屏蔽接地等,但其作用都不外是上述两种。
2. 接地装置指
公共接地装置可以理解为很多电气设备共用的接地装置。通常接地装置都是多个电气设备共用的,如变电站内众多设备的接地,都接在站内一个大型的接地网上,也有的设备由于使用环境或特殊要求有单独的接地装置,它们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有性能上的差异。专业上没有“公共接地装置”的提法。
3. 接地装置作用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作用: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又称小电流接地保护,选出带有接地故障的线路,给出指示信号。
该设备适用于3KV-66KV中性点不接地或中性点经电阻、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选线,用于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发电厂、水电站及化工、采油、冶金、煤炭、铁路等大型厂矿企业的供电系统,能够指示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线路。【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又称为小电流选线,简称小电流。是一种电力行业使用的保护设备。
4. 接地装置指什么
接地称为“电气接地”。带电导体接地点半径20米处的点就是指电气上的“地”。常用的有三种接地;
第一种为防雷接地(当雷电形成时把雷电过电压通过防雷接地装置瞬间可靠地引入大地而有效地保护人身设备的安全)、
第二种为工作接地(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比如变压器中心点接地)、
第三种为保护接地(为确保人身安全而把金属外壳的电气设备其正常运行时不带电故障时可能带上危险电压的设备进行接地(零)。通常三种接地共用接地体。
5. 接地装置有什么
常见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由金属尖端,金属导体和接地极组成。用于高大建筑物防雷保护。),避雷线(由金属导线和接地极组成。用于建筑物和电力线路防雷保护。),避雷器(一般用于电气设备保护),避雷(放电)间隙(由放电间隙和接地极组成,常见于变压器中性点防雷保护),电容器(用于吸收雷电波)。等。
6. 接地装置定义
接地装置的设置及要求:
1、一般要求
首先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节约投资,如果实地测量的自然接地体电阻已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而且又满足热稳定条件时,不必再装设人工接地装置,否则应装设人工接地装置作为补充。
人工接地装置的布置应使接地装置附近的电位分布尽量均匀,以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保证人身安全。
2、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可燃液体和可燃可爆气体的管道除外)以及敷设于地下而数量不少于两根的电缆金属外皮等,均可作为自然接地体。变配电所可利用它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自然接地体。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电气连接良好。
3、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和水平埋设两种基本结构型式。
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或L50×5的角钢,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
对于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用热镀锡、热镀锌等防腐蚀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当多根接地体相互靠近时,入地电流的流散相互排挤,这种影响称为屏蔽效应。这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也不宜小于5m。
接地网的布置,应尽量使地面的电位分布均匀,以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人工接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作成圆弧形。35~110kV/6~10kV变电所的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接触电压,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基础间应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一般取2~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