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如电气设备发生
中性点直接接地与不接地的区别如下:
1、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属于较大电流接地系统,一般通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坏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会立即动作,使开关跳闸,消除故障。目前我国110kV以上系统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
2、配电系统的三点共同接地。为防止电网遭受过电压的危害,通常将变压器的中性点,变压器的外壳,以及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共同于一个接地装置相连接,又称三点共同接地。这样可以保障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3、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当一相发生接地时:一是未接地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即等于线电压,所以,这种系统中,相对地的绝缘水平应根据线电压来设计。二是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仍然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这是这种系统的最大优点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也称大接地电流系统。这种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出现除中性点以外的另一个接地点,构成了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相电流很大,为了防止设备损坏,必须迅速切断电源,因而供电可靠性低,易发生停电事故。
但这种系统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系统中性点的钳位作用,使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不会有明显的上升,因而对系统绝缘是有利的。
2. 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外壳应采取
中性点接地不属于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
3. 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每台设备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分两类,即直接接地和不直接接地。直接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相对较低。
这种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出现了除中性点外的另一个接地点,构成了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很大,为了防止损坏设备,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不直接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相对较高,但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也高。
因这种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直接构成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不大,不必立即切除接地相,但这时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却升高为相电压的1.7 倍
4.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如电气设备发生
中性点接地属于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如发电机,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线接地等)。
工作接地的主要作用是加强低压系统电位稳定性,减轻由于一相接地,高低压短接等原因产生过电压的危险性。低压配电系统目前多采用三相四线制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这种为满足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工作特性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以保证电气装置可靠运行。
5.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如电气设备发生一相碰壳,人体
此种接地保护,电器设备的外壳要接零线,因为中性点已经直接接地了,当电器设备某一相的绝缘损坏使得相线碰设备的外壳的时候,单相接地短路电流通过该相和零线构成回路,由于零线的阻抗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足以使熔断器或其它继电保护动作,切断短路电流,起到保护的作用。我国的低压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380/220V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应该采用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所谓的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中性线N连接起来。
6. 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带有保护接地的电气设备
1、定义不同。
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而将电力系统中某一点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2、作用不同。
工作接地:能维持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能保证一次系统中相对低电压测量的准确度;雷击时对地泄放雷电流。
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小事故的危害性,电气工程中常采用保护接地。
3、适用范围不同。
局部接地:电源(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线圈的中性点接地,防雷设备的接地。
保护接地:电气设备上与带点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