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雷电防雷击
烟草行业来讲,防火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成品烟库、原烟库的储藏价值一般都过亿,一旦发生火灾,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以及其它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防雷问题的重要性也迫在眉睫。现在就雷电的一般知识及预防措施浅说一下个人看法: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害中破坏作用最严重的是雷电流引发的火灾。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每分钟有800多次雷击发生,雷电引发的火灾每年达5万多起,雷电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美元以上。
2. 防雷电防雷击的手抄报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洋,海洋。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
对这个问题目前科学还不能作出最后的答案,这是因为,它们与另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同样未彻底解决的太阳系起源问题相联系着。
现在的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
总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3. 防触电防雷击
通过避雷设备防雷击,木质船我不详,凡是钢壳的船在出厂时都会安装体型大小不一的避雷设备,船在江河湖海航行很难避免遇到雪电的袭击,如果没有避雷设备就会嫂雷电劈中产生不良后果,就是因为船上安有避雷设备才会安全无事,卸电是通过船底水下的锌块排卸雷电闷
4. 防雷电防雷击教案反思
克服胆怯的教学反思,我们应该这样去做,在课上的时候,有发现有一角内向的同学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的去提问他问题,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回答问题的能力,这样如果时间长的话,老师经常提问学生。学生就会做到外向,然后回答问题。
5. 防雷击安全
1、电气安全五防: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负荷开关、接触器。防止接地开关处于闭合位置时关合断路器、负荷开关。防止在带电时误合接地开关。防止误入带电室。
2、夏季安全生产五防:防暑、防汛、防触电、防雷击、防洪。
3、冬季安全生产五防:防火、防冻、防滑、防大雾、防高空坠落。
4、建筑工地安全五防:防暑降温、防火安全、防触电、防毒安全、防汛防台安全。
5、生活安全五防:防盗、防骗、防抢劫、防意外事故、防火。
6. 防雷电发生时如何预防雷击
直击雷防护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
直击雷防护主要采用独立针(矮小建(构)筑物)。建筑物防直击雷措施应采用避雷针、带、网、引下线、均压环、等电位、接地体。
感应雷的防护措施是对雷云发生自闪、云际闪、云地闪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所产生雷电脉冲起限制作用,从而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
采取的措施应根据各种设备的具体情况,除要有良好的接地和布线系统,安全距离外,还要按供电线路,电源线、信号线、通信线、馈线的情况安装相应避雷器以及采取屏蔽措施。
7. 防雷电防雷击图片
一、可怕的球形闪电
弗兰克·莱思在《大自然在发狂》中讲了这样一件事:
两个小孩在农庄里避雨,突然看见从天空滚下一个红色的火球。这个火球落在树上,滚了几下,就落到了地上,然后朝不远处的牛棚滚去。两个小孩被这个如同钢水、不停地冒着火星的火球给吓傻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一会儿,火球滚到了两个小孩面前,一个小孩大着胆子用脚踢了一下。结果火球立刻爆炸,巨大的声浪把两个小孩震倒在地,牛棚里的牛也死了。
从弗兰克·莱思的作品里可以看到球形闪电的颜色和形状都不同于常见的长条形闪电,大小也不固定,似乎可以随意地变化;颜色也不同,红色、玫瑰色、青色、白色的球形闪电都有人见到过。
而且,更奇特的是这种球形闪电不像长条形闪电那样转瞬即逝,它运动的速度很慢,人小跑就可以跟上它,所以很容易观察到。球形闪电的特性就是体积小,质量也不大,所以能被风刮着跑。但一遇到障碍物,就立刻产生巨大的爆炸,或者不见踪迹。
对于球形闪电的记载,各国都有详细的文献记录,中国也不例外。
1997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的一栋宿舍楼遭遇闪电袭击。宿舍里的学生惊奇地看到一颗直径约30厘米的火球飞进了宿舍的屋子,火球沿着水平的方向运行,到门口时消失了;当时目睹火球的学生很多,而且在楼下的学生还感觉到了火球落地时的震动。
美国的一次球形闪电更为奇特。在一次暴风雨时,美国一个名叫尤尼昂维尔的小城的居民家里,被球形闪电光顾,球形闪电击中了一台敞开的电冰箱,里面的食物瞬间被烤熟。更奇妙的是经过如此强大的电击,电冰箱竟然没有受到损伤,还能继续制冷。
二、匪夷所思的黑色闪电
除了球形闪电,黑色闪电也屡见不鲜。苏联天文学家契尔诺夫曾在1974年6月23日,在扎巴洛日城看见了一次“黑色闪电”,而且这种黑色闪电竟然是和球形闪电伴随在一起的。他说,随着球形闪电的是一团黑色的东西,看起来就像雾状的凝结物体。
对于契尔诺夫的描写,科学家也做了详细的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界存在着黑色的闪电。它的形成是由分子气凝胶聚集物产生出来的,这些聚集物一般都是发热的带电物质,非常容易爆炸,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科学家提醒人们对于黑色闪电不可小视,因为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的外表看起来像很脏的东西,在雨天很容易被忽视,一旦人们看见了,用棍棒之类的东西去击打它,它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给人造成伤害。
这种黑色闪电体型很小,甚至雷达都捕捉不到,因此,很难被监测到。但在天空中飞行的飞行员却对黑色闪电很忌惮。因为它很容易和金属物结合,一旦飞机遇上它,只能机毁人亡。
三、红色闪电
红色闪电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闪电现象,它通常出现在雷雨层云层的顶端,离地面30到90千米。红色闪电不全部是红色的,它的底部是蓝色的。红色闪电的宽度大约有10千米,持续时间短,只有10到100毫秒。因为它出现的时间短,很难被捕捉到,因此又被称为红色精有100多年的时间,但几乎没有任何图像资料。1989年,明尼苏达综合大学的物理学教授John第一次用影像成功记录了红色闪电,才让世人认识到了这个隐藏了100多年的精灵
三、红色闪电
红色闪电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闪电现象,它通常出现在雷雨层云层的顶端,离地面30到90千米。红色闪电不全部是红色的,它的底部是蓝色的。红色闪电的宽度大约有10千米,持续时间短,只有10到100毫秒。因为它出现的时间短,很难被捕捉到,因此又被称为红色精灵。
四、像蘑菇带须的怪异闪电
1989年,美国和墨西哥的科学家在试验一种新型的照相机时,无意中拍到一种像蘑菇带须的奇怪闪电,从而解开了一个百年之谜。
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当雷击出现时,暴风云和它上面的空气之间形成不对等的电荷,此现象是电流的快速释放,可以向上扩展32千米。在夜晚的天空中,这种闪电能暂时亮过所有其他天体。后来人们经过多次观察发现,蘑菇带须闪电能快速释放能量,当闪电过后,在大气中就能发现它的一些残留的发光物质。
五、怪异闪电的成因
高空闪电的成因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究的自然之谜。因为闪电一般形成于高空,而且持续的时间很短,所以观察起来非常困难。对于高空闪电的存在,一直都是被怀疑的。第一个观测到高空闪电的是飞行员,但没有科学家相信飞行员的报告,还称他们是疯子,想象力太丰富。直到1989年科学家们才承认高空闪电的存在。
科学家对于高空奇特闪电的争论一直没有统一,有人认为是雷雨天造成的;还有人认为应该是高空大气层中星际灰尘或重力波造成的。几种意见都有道理,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
美国科学家2000年就开始收集全美各地的雷暴资料,发现高空强烈闪电电荷在闪光的出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科学家由此认为,奇特闪光的形成一定需要一个强烈的电场。他们通过电脑模拟奇特闪电得出结论,灰尘或重力波等大气因素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奇特闪电的出现需要强雷电的帮助,而且只有正电荷才能产生闪电。通过研究他们还发现,奇特闪电还有伴随物,这些伴随物是多个闪电的组合,可以照亮半径100千米内的夜空,会产生强烈的电场和电磁脉冲,与地球的电离层和磁力圈发生互动。
对于奇特闪电的研究近年出现了阶段性成果。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观测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大量全球怪异闪电现象。最新的发现表明,怪异闪电是一种重要的低电离层全球效应,它完全是一种大气层电子现象。
六、闪电可以人工造
闪电具有高能量,一般只能产生于雷暴天气,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已经可以通过技术人工制造闪电,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就实现了这一创举。
为了创造出闪电,法、美科学家在3200米的高山上,安放了一个可以移动的激光器,然后瞄准天空中发生雷暴的区域,发射激光脉冲。结果激光在云层中产生了雷电活动。虽然这次试验没有真正产生击向地面的雷击,但还是创造出了云中电流的小型局部放电。
在人工合成闪电的研究中,中国科学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首次在国内获得了空中触发闪电的电流资料,成功模拟了自然闪电下行先导过程,获得了精确的闪电的电流和光、电、磁的同步观测数据,以及雷暴中云地闪高分辨率三维时空演变过程的图像,为雷电机理研究、雷暴监测预警及雷电防护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