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t1防雷器(新型防雷装置)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6 17:44   点击:16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t1防雷器

接闪:避雷带、网,尽量少用避雷针等电位:所有设备、非带电金属物就近接地,应采用多点接地接地电阻:尽量小,应小于1欧防静电:进出油口应有除静电设施防雷器:按规范要求配置T1、T2级防雷器,信号线路加装D1级信号防雷器,工作场地的电源防雷器应有防起火装置。

2. 新型防雷装置

架空线路导线下面(或其附近)增设的架空地线称为耦合地线。

耦合地线的作用是增大耦合系数,增大雷电流向杆塔两侧的分流,从而提高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跳闸率.

耦合地线是一种有效降低线路反击跳闸率的防雷措施。然而,对于超高压线路杆塔,为提高其线路的耐雷水平,防止反击,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是很有效的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当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有困难的时候,即采用在导线下面架设地线的方法,用以增加避雷线与导线之间的耦合作用,降低绝缘子串上的过电压,从而达到降低线路断路器雷击跳闸率的目的。运行经验证明,这一效果非常显著。由于其作用的产生是通过耦合来实现的,所以,将架设在导线下方的地线叫做耦合地线。

架空地线或耦合地线,虽然它们本身与杆塔接触良好,但在带电更换作业时,某一侧或某一段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与架构解开悬空,与地电位隔离开来而产生感应电压。显然,依靠其本身接地已不够可靠,唯有将放线滑车接地,这才是稳固而又可靠的接地措施。

防雷措施

架设耦合地线:对于某些建成投运后雷击故障频发的线段,可以采用在导线下方架设地线的措施。一方面增加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耦合作用,以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另一方面耦合地线还可增加对雷电流的分流作用。运行经验证明,耦合地线对降低雷击跳闸率的作用非常显著。

3. 完整的一套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丙三级。

1)甲级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可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的检测。

2)乙级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可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的检测。

3)丙级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可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和小型内部防雷装置的检测。

4. 第一类防雷系统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雷电学原理、防雷规范与法规、建筑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防雷装置检测与工程验收、工程定额预算、信号系统防雷、计算机机房防雷、计算机CAD辅助设计、雷电灾害预警 、防雷工程检测、防雷设计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防雷技术学科门类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气象类

5. 防雷LPZ0

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5.4.10

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通信基站的雷电防护宜先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及雷电防护分级,

基站的天线必须设置于直击雷防护区(LPZ0B)区内。

基站的天馈线应从铁塔中心部位引下,同轴电缆在其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桥架进入机房前,屏蔽层应就近接地。当铁塔高度大于或等于60米时,同轴电缆金属屏蔽层还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通信基站的信号电缆应穿钢管埋地进入机房,并应在入户配线架处安装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电缆内的空线对应做保护接地。站内严禁布放架空线缆。当采用光缆传输信号时,应符合本规范5.3.2条第4款的规定。

基站的电源线路宜埋地引入机房,埋地长度不宜小于50米。电源进线处应安装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