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避雷针的原理
避雷针装置有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高耸的接闪器比被保护设施更接近雷云。
在雷云对地面放电前,接闪器在雷云电场的影响下,上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异性电荷,它们的电场强度超过附近被保护设施与雷云之间的场强。
放电时。接闪器承受直接雷击,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接地体泄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设施免受直接雷击。
单支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是高度的1.5倍,保护角为45度。
2. 避雷针图片大全
会的。避雷针一定要埋在地下超过1.5米,达不到这个要求会触电的。
3. 避雷针
在制作和安装防雷接地装置时,所有金属材料组件都必须进行热浸镀锌处理。在实际操作中,请注意热浸镀锌层的维护。使用热浸镀锌钢管作为针头,其壁厚不应小于3mm,且针刷的长度应在70mm以上,防雷接地装置应保持垂直牢固安装,平面度公差为3/1000。
建设工程防雷设施验收规范
1.1 新建防雷工程防雷设施竣工验收应在防雷检测、验收部门的参与下,由建设单位主持,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共同进行。
1.2 防雷设施验收包括下列部分
1、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部分(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2、等电位联结(包括建筑物外屋面金属物、高层均压环、各种入户管道、电力线和信息线路外皮的等电位连接、室内各种金属管道、电梯、步行梯、各层等电位箱、电源箱的等电位联结)
3、供电系统及低压配电保护(包括供电方式、电器预留接地、SPD电涌保护器)
4、屏蔽装置(包括各种屏蔽网、屏蔽室)
1.3 防雷设施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气象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下列文件:
1、 设计说明和防雷设计图纸(1基础防雷平面图、2屋面防雷平面图、3立面图、4四置图、5高层均压环设置图、6防雷施工大样图、7总配电图、8 SPD安装系统图)
2、 施工阶段修改防雷设计的修改图纸及说明
3、 隐蔽工程的图纸及施工验收记录。
4、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单。
5、 安装避雷器的系统安装图。
1.4 防雷设施验收原则:被检防雷设施应与设计一致并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已装防雷装置所用材料、安装位置、焊接面、整体布局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如有修改应有修改图纸和说明,其修改部分应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1.5 防雷系统中所使用的防雷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产品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避雷针的原理是避雷还是引雷
因为接闪杆就是原来的避雷针只有称呼上的改变。
避雷针是以前的叫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已经放弃了这一称呼,而代之以‘接闪杆’。接闪杆与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用以接闪的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统称为接闪器;接闪器和引下线、接地装置共同组成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用以避免或减少闪电击中建筑物(构筑物)上或其附近造成的物理损害和人身伤亡。
之所以将避雷针改名为接闪杆,是因为以前的名称不科学,没有反映出接闪杆的原理。避雷针刚刚出现在中国时,人们以为它可以避免房屋遭受雷击,所以称其为避雷针。
但事实上,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的方式并不是避免房屋遭受雷击,而是引雷上身,然后通过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正因为这个原因,也有人建议将避雷针改名为引雷针,但总的来说,还是接闪杆这个名称最为贴切。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如果安装了接闪器但是没有接地或者接地效果不好的话,在接闪时反倒会对建筑物或其中的人员造成更大的损害,相比没有安装接闪器的建筑物反倒更加不安全。
5. 避雷针是怎样避雷的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
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避雷针又与这些带电云层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
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
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按我国统计的雷电流幅值最大约为300 kA,其对应的雷击高度为408 m。取雷击定位高度为400m,可得出不同高度避雷针的保护区和散击区的地表半径见表1。
我国旧式民房一般高度在10 m以下,避雷带和避雷网的高度与房高相同,安装的短针防雷其高度为1~2 m,它们引起的散击现象不明显;高耸建筑物和高架避雷针引雷招致雷击率增高和存在散击区。
我国防雷学者历来不主张用高架避雷针保护建筑物,主张用屋顶短针和避雷带防雷就是考虑了既能发挥它的引雷作用,又避免增加散雷区。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一、作用
常规防雷电可分为防直击雷电、防感应雷电和综合性防雷电。防直击雷电的避雷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又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
以避雷针作为接闪器的防雷电原理是:避雷针通过导线接入地下,与地面形成等电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增加到极限值的雷电云电场发生畸变,开始电离并下行先导放电。
6.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
避雷针是由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的一致性时,他就从两者的类比中作出过这样的推测:既然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么闪电也能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设计了风筝实验,而风筝实验的成功反过来又证实了他的推测。他由此设想,若能在高物上安置一种尖端装置,就有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
富兰克林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称为避雷针。经过试用,果然能起避雷的作用。
扩展资料:
避雷针的主要作用
常规防雷电可分为防直击雷电、防感应雷电和综合性防雷电。防直击雷电的避雷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又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
以避雷针作为接闪器的防雷电原理是:
避雷针通过导线接入地下,与地面形成等电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电场强度增加到极限值的雷电云电场发生畸变,开始电离并下行先导放电。
避雷针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上先导放电;两者会合形成雷电通路,随之泻入大地,达到避雷效果。实际上,避雷针是引雷针,可把周围的雷电引来并提前放电,把雷电电流通过自身的接地导体传向地面,避免保护对象直接遭雷击。
7. 尖端放电原理
尖端放电,除要求有较高的电势差外,还要求两尖端的距离相对要比较近,空气要干燥才易于实现。例如,两尖端距离 5mm时,电势差要在 1.5 万伏或以上。 一般情况下,使干燥空气击穿的电场强度约为 3 × 10^6 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