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避雷针就有防雷装置吗(有避雷针就有防雷装置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0 11:15   点击:12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有避雷针就有防雷装置吗对吗

不是,避雷器是防止雷电破坏电力设备的主要措施。

避雷器连接在线缆和大地之间,通常与被保护设备并联。避雷器可以有效地保护通信设备,一旦出现不正常电压,避雷器将发生动作,起到保护作用。当通信线缆或设备在正常工作电压下运行时,避雷器不会产生作用,对地面来说视为断路。

一旦出现高电压,且危及被保护设备绝缘时,避雷器立即动作,将高电压冲击电流导向大地,从而限制电压幅值,保护通信线缆和设备绝缘。当过电压消失后,避雷器迅速恢复原状,使通信线路正常工作。

因此,避雷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并联放电间隙或非线性电阻的作用,对入侵流动波进行 削幅,降低被保护设备所受过电压值,从而起到保护通信线路和设备的作用。

避雷器不仅可用来防护雷电产生的高电压,也可用来防护操作高电压。

避雷器的作用是用来保护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设备免受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暂态过电压冲击而损坏的一个电器。避雷器的类型主要有保护间隙、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保护间隙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一般用于配电系统、线路和变电所进线段保护。

阀型避雷器与氧化锌避雷器用于变电所和发电厂的保护,在500KV及以下系统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在超高压系统中还将用来限制内过电压或作内过电压的后备保护

扩展资料

避雷器的使用方法

1. 应安装在靠近配电变压器侧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在正常工作时与配变并联,上端接线路,下端接地。当线路出现过电压时,此时的配变将承受过电压通过避雷器、引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三部分压降,称作残压。在这三部分过电压中,避雷器上的残压与其自身性能有关,其残压值是一定的。

接地装置上的残压可以通过使接地引下线接至配变外壳,然后再和接地装置相连的方式加以消除。对与如何减小引线上的残压就成为保护配变的关键所在。

引线的阻抗与通过的电流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导线的电感越强,阻抗越大。从U=IR可知,要减小引线上的残压,就得缩小引线阻抗,而减小引线阻抗的可行方法是缩短MOA距配变的距离,以减小引线阻抗,降低引线压降,所以避雷器应安装在距离配电变压器近点更合适。

2. 配变低压侧也应安装

如果配变低压侧没有安装MOA, 当高压侧避雷器向大地泄放雷电流时,在接地装置上就产生压降,该压降通过配变外壳同时作用在低压侧绕组的中性点处。

因此低压侧绕组中流过的雷电流将使高压侧绕组按变比感应出很高的电势(可达1000 kV),该电势将与高压侧绕组的雷电压叠加,造成高压侧绕组中性点电位升高,击穿中性点附近的绝缘。

如果低压侧安装了MOA,当高压侧MOA放电使接地装置的电位升高到一定值时,低压侧MOA开始放电,使低压侧绕组出线端与其中性点及外壳的电位差减小,这样就能消除或减小“反变换”电势的影响。

3. MOA接地线应接至配变外壳

MOA的接地线应直接与配电变压器外壳连接,然后外壳再与大地连接。那种将避雷器的接地线直接与大地连接,然后再从接地桩子上另引一根接地线至变压器外壳的作法是错误的。另外,避雷器的接地线要尽可能缩短,以降低残压。

4. 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定期检修试验

定期对MOA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泄露电流测试,一旦发现MOA绝缘电阻明显降低或被击穿,应立即更换以保证配变安全健康运行。

参考资料

2. 避雷针一定可以避雷吗

避雷针是引雷。

避雷针表面带的是正电荷,能提前把雷吸引过来,这样云层里的电流就会通过避雷针顺着导线直接引入到地下,这样一来,高层的建筑就不会发生被雷劈坏或者是触电的危险。

避雷针主要是利用了正负电荷相吸的原理,雷电是由于云层的摩擦产生的,云层摩擦后会产生大量的负电荷,这些负电荷聚集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闪电。

建筑物的表面带有的电荷恰好是正电荷,负电荷很容易被正电荷吸引,所以把建筑建得很高就容易引雷,这时候就需要用到避雷针。

在专业术语上面,现在的避雷针叫做接闪杆,这个词更加贴切,但是由于人们称呼避雷针许多年了,所以许多人仍然是把它称作避雷针

3. 避雷针能防感应雷吗

是的。避雷针目的是为被保护物体建立一个直击雷防护区降低被保护物直接雷击的可能性。使被保护物体处于直击雷防护区内,该区内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当雷电与避雷针发生放电时,大部分雷电流通过避雷针的接地装置流入地下。从而使被保护物不被电流损坏。   很多人以为楼顶上已经设置了避雷针,就能保证我们所有的家电设备安全防雷。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避雷针只能防直击雷,且只能对建筑物形成保护。它在防直击雷的时候,还会泄放大量感应雷。而避雷针泄放的感应雷会在瞬间沿着天线、馈线、信号线和电源线等侵入电器内部,给电器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仅靠避雷针防雷还不够,必须添加三级防雷系统。三级防雷系统是指建筑物的避雷系统、楼层内的电源避雷箱和室内防雷插座。   还有一部分人习惯在雷电开始的时候,把电视、电脑等关掉,觉得这样就能够保证安全。其实这种方法也不能保护安全。 由于电脑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灵敏度异常高,即使在有电脑设施的建筑物上安装了避雷装置,雷击所产生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仍会形成高电压冲击波,使电子设备被击坏。雷雨降临时,最好不要使用电脑,仅仅关掉电器的电源是不能防雷的,因为地线是接通的,雷击产生的强电流最终是通过电线及电器传到地下的,所以仅仅关掉电器电源,还是会被电流穿过而通入地下,因此仅仅关电源不能保证完全安全,只有拔下电器的插销,彻底从电路中退出来,才能保证安全。另外在工作或者很多不能关掉电源的情况下,要保证用电安全还是需要选择抗击电流大的电源防雷插座。   避雷针安装规范:常用避雷针(这里仅指单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折线法和滚球法,为此,就“折线法”和“滚球法”的计算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得出:“折线法”的主要特点是设计直观,计算简便,节省投资,但建筑物高度大于20 m以上不适用;“滚球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计算避雷针(带)与网格组合时的保护范围,但计算相对复杂,投资成本相对大。在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中,“折线法”是比较成熟的方法。近几年来,国标中规定的“滚球法”也开始得到同行的认同,但在实际运用中,“滚球法”也碰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计算天面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时候。因此有必要对电力系统常用的“折线法”和国标的“滚球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4. 避雷针防什么雷

1避雷原理不同,避雷针主要是防止直击雷的,属于主动型避雷。避雷器用于防止雷电进行波,属于被动型的。

2外观不同,避雷针是杆状的,有尖头的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相连接。

3避雷带是带状的环圈,与防雷引下线有至少两处连接。

4安装方式不同,避雷针独立安装,独立接闪;

避雷带是绕楼顶敷设一圈,每间隔一定距离,有垂直钢筋支撑。

5材质不同,避雷针针体主要采用圆钢,安装在铁杆或水泥杆上,避雷带可采用镀锌圆钢,规格也不一样。

6保护范围不同,计算保护的方法不同。

5. 有没有避雷针

  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富兰克林认为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系着长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雷雨云中,在金属线末端拴了一串银钥匙。当雷电发生时,富兰克林手接近钥匙,钥匙上迸出一串电火花。手上还有麻木感。幸亏这次传下来的闪电比较弱,富兰克林没有受伤。  注意:这个试验是很危险的,千万不要擅自尝试。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雷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  在成功地进行了捕捉雷电的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的一致性时,他就从两者的类比中作出过这样的推测:既然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么闪电也能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设计了风筝实验,而风筝实验的成功反过来又证实了他的推测。他由此设想,若能在高物上安置一种尖端装置,就有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称为避雷针。经过试用,果然能起避雷的作用。避雷针的发明是早期电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