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实验报告怎么写?
xx实验报告、目的、器材、猜想、步骤、现象、结论;左上写姓名,右上写时间。具体是:
1、实验目的和要求2、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也就是在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用物,药品以及对环境的要求,比如,要求环境干净整洁,密闭的或者是无氧还是有氧等等。
3、实验步骤,也就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4、实验结果 ,就是实验最终所得的数字或者是验证性的结果;
5、讨论和分析,分析实验原理,为甚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以及在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的实验报告?
答:找二枚相同的大铁钉,用一根较长的漆包线在一枚铁钉上紧密线30圈后,用同样的绕法在另一枚铁钉上绕60圈,然后通过一个开关接在电浮两极。
再准备一些大头针放在铁钉的下方,闭合开关,待铁钉吸住大头针后移开断电,比较两铁钉所吸大头针数量,来比较磁性强弱证明是否与线圈匝数有关。
三、哪种材料容易吸水科学实验报告单?
吸水性实验 材料:报纸、餐巾纸、蜡光纸、水杯、水、天平、砝码 实验: 1、取相同的杯子、内装质量相同的水 2、取相同质量的报纸、餐巾纸、蜡光纸,放入水杯中,经过相等的时间,将纸取出 3、用天平称剩余水的质量 结论:松软的、带孔多的材料吸水性强
四、亲子科学探究小实验报告单怎么填写?
以下是一个亲子科学探究小实验报告单的范例和填写步骤: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摆锤实验
实验时间:2022年2月1日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摆锤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到,摆锤的振动具有平衡点、周期、频率、振幅等特征。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利用摆锤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计算得出了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m/s²。
实验步骤:
1. 装置摆锤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包括摆锤、细线、支架、计时器等。
2. 将摆锤和细线连接起来,将细线放到支架上,让摆锤自由振动。
3. 开始计时,记录下每次摆锤的振动周期和振幅。
4. 将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
实验结果:
1. 摆锤的振动周期为2.0s,振幅为10cm。
2. 统计多次实验数据,计算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m/s²。
实验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摆锤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并学会了如何利用摆锤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我们通过实验计算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标准值接近,说明实验结果可靠。这个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物理学的知识,并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填写步骤:
1. 在报告单上填写实验名称、实验时间等基本信息。
2. 在实验总结中简要叙述实验内容、目的和学习到的知识。
3. 在实验步骤中详细描述实验操作过程和记录实验数据。
4. 在实验结果中列出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
5. 在实验结论中总结实验结果和学习到的知识,可以附上对实验的评价和展望。
6. 最后签名和日期,以示确认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五、是哪几位科学家发明的电磁铁?
82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戈和吕萨克发现,当电流通过其中有铁块的绕线时,它能使绕线中的铁块磁化。这实际上是电磁铁原理的最初发现。1823年,斯特金也做了一次类似的实验:他在一根并非是磁铁棒的U型铁棒上绕了18圈铜裸线,当铜线与伏打电池接通时,绕在U型铁棒上的铜线圈即产生了密集的磁场,这样就使U型铁棒变成了一块“电磁铁”。这种电磁铁上的磁能要比永磁能大放多倍,它能吸起比它重20倍的铁块,而当电源切断后,U型铁棒就什么铁块也吸不住,重新成为一根普通的铁棒。
斯特金的电磁铁发明,使人们看到了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的光明前景,这一发明很快在英国、美国以及西欧一些沿海国家传播开来。
1829年,美国电学家亨利对斯特金电磁铁装置进行了一些革新,绝缘导线代替裸铜导线,因此不必担心被铜导线过分靠近而短路。由于导线有了绝缘层,就可以将它们一圈圈地紧紧地绕在一起,由于线圈越密集,产生的磁场就越强,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能力。到了1831年,亨利试制出了一块更新的电磁铁,虽然它的体积并不大,但它能吸起1吨重的铁块。
这段转引我觉得不错,很符合你的问题,按照历史年代发生的次序来叙述电磁铁的发展史,兼有部分科学家在内,应该对你有用。
六、二年级科学温室制作实验报告?
首先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初步认识温室,知道温室的作用,人们利用温室可以栽植反季节水果;第二部分,让学生设计并动手做一个温室,考察并且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
这部分先用图片展现了一些材料和工具,为学生设计小温室铺路;接着,让学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小温室,并在相互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最后,要求学生按照设计进行制作。
第三部分,拓展性研究。引导学生利用温室进行探究实验,将两盆长得差不多的多肉植物分别放在温室内外,观察多肉植物的生长情况。
此部分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实验,构建实验思维
七、迎接蚕宝宝的到来科学实验报告单?
观察蚕卵总结 蚕卵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 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 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八、科学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器材:通电的线圈、四节干电池、铁棒、开关、小钢针。 实验过程:
1、将线圈、一节干电池、开关组成闭合电路,接通电源,观察电磁铁吸引钢针的多少;在线圈中插入铁棒,观察电磁铁电磁铁吸引钢针的多少。探究磁性的强弱与铁芯的材料的关系。
2、将线圈、四节干电池、开关组成闭合电路,接通电源,观察电磁铁吸引钢针的多少,探究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强弱的关系。
3、改变线圈连入电路的匝数,探究磁性的强弱与线圈的匝数的关系。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匝数、电流强弱、是否插入铁芯有关,电流越强,磁性越强;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插入铁芯磁性增强。
九、六年级科学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科学小论文?
1.圆形线圈通往电流形成的磁场 (1)线圈中心处的磁场方向可将线圈上某一小段导线视为直线,由安培右手定则判定之。 (2)通有电流的圆形线圈上每一小段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在线圈内都指向同一方向,故线圈内的磁场较直导线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度大。 (3)圆形导线通入电流时,线圈外的磁场因各小段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不一致, 因此产生的合成磁场较圈内磁场弱。 (4)圆形线圈的电流愈大,半径愈小,临朐昌盛磁电则线圈中心处的磁场强度即愈大。 (5)圆形线圈和圆盘形薄磁铁的磁力线形状相似。 2.螺线形线圈电流的磁场 (1)用一条长导线绕成螺线形的长线圈,相当於由很多个圆形线圈所串联而成,每一圆形导线在中心处所建立的磁场均为同向,可以增强效应,故线圈中心处的磁场较单匝圆形线圈为强。 (2)线圈内部磁力线形成方向相同的直线,在线圈约两端磁力线则渐弯曲向外。 (3)螺线形线圈的磁力线特性与棒形磁铁的磁力线相似,线圈内的磁力线与线圈外方向恰相反。 (4)线圈内磁场的强度与线圈上的电流及单位长度内线圈的圈数成正比。3.螺线形线圈电流内磁场方向的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理):以右手掌握住线圈,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线圈内磁力线方向。
十、预习实验报告和实验报告的区别?
预习报告一般的话就是实验目的啊,实验原理,一些简单的步骤,最重要的是把书上记录数据的表格抄下来,实验报告前面跟预习报告差不多,然后抄下你记录了数据的表格,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写出得到的结果就可以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