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sb传输参数?
理论上USB 2.0接口最大能提供480Mb/s的数据传输速率,即是每秒能传输60MB的数据,当然实际上达不到这样的速度,和你的设备,环境都有关系USB 3.0传输速度按照USB 3.0规范,其理论数据传输速度能够达到5000Mbps以上。但是在CES上展示的一个USB 3.0设备原型中,其实际读取速度大约仅有1320Mbps(165MB/s),写入速度则更是低到了1000Mbps(125MB/s)。usb3.1传输速度最新的USB 3.1将把频宽再翻倍,提升至10Gbps,也就是说理论数值为1000M/秒,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编码率也再度提升,当然了,实际使用时传输数据也要打折,这和你的设备有关。
二、usb传输原理?
USB传输遵循USB协议,4根线上两根是电源线,两根是差分信号。根据USB协议,USB设备分主机和从机,连接后,主从机之间通过USB线相互交流,按照协议建立连接后,就可以正常通讯了。
和RS232的区别,还真没想出来,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吧,USB是一整套的传输协议,232就是个电平信号协议吧。也就是说,232只是定义了信息应该如何传输,USB不但定义了信息传输的方式,也定义了设备的运作方式。
信号线上传输的就是差分信号。具体的……还是看看USB协议吧,没仔细研究过。
三、usb 2.0传输距离?
2.0不行的。 USB1.1使用特性阻抗小且损耗比较小的电缆及良好的驱动芯片可以达到接近 30米的距离 汗。 好像没帮上你的忙!
四、usb hub传输速度?
HUB是大家通常所说的集线器,应用于使用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中,连接多个计算机或网络设备。
传输速度 4.8Gb/s
最高传输速率 480Mbps(60MB/s)
首先,这个词分为USB3.0和HUB。
USB3.0 HUB是一种可以将一个USB3.0接口扩展为多个,并可以使这些接口同时使用的集线器
USB3.0 为那些与PC或音频/高频设备相连接的各种设备提供了一个标准接口,理论传输速度达到5Gbps。
五、usb怎么传输文件?
1、首先准备好要拷贝文件的U盘,将U盘插入电脑的USB端口,插入之后就可以在【我的电脑】或者【此电脑】中看到U盘设备。
2、打开需要拷贝的文件保存路径,在需要拷贝的文件处右键选择【复制】,如果是多个文件,可以按住键盘上面的【Ctrl】使用鼠标左键点选多个文件,选择完成后右键选择【复制】;
3、双击后打开U盘设备的图标,在打开的U盘文件夹空白处右键选择选择【粘贴】,可以看到此前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已经拷贝到U盘当中;
4、另一种方法是,同样打开需要复制文件的目录,选中需要复制的文件之后,右键选择【发送到】,选择【U盘】;文件会发送到U盘的根目录中。
六、usb信号传输标准?
USB2.0除了拥有USB1.1中规定的1.5Mbps和12Mbps两个传输模式以外,还增加了480Mbps高速数据传输模式(注:第二版USB2.0的传输速率将达800Mbps,最高理想值1600Mbps)。虽然USB2.0的传输速度大大提升了,但其工作原理和模式是完全与USB1.1一样的,而提高到480 Mbps的传输速度的最关键技术就是提高单位传输速率:USB1.1的单位数据传输时间是1毫秒,而USB2.0的单位数据传输时间则达到了125微秒。
USB2.0的最高传输速率为480Mbps,即60MB/s。不过,大家要注意这是理论传输值,如果几台设备共用一个USB通道,主控制芯片会对每台设备可支配的带宽进行分配、控制。如在USB1.1中,所有设备只能共享1.5MB/s的带宽。如果单一的设备占用USB接口所有带宽的话,就会给其他设备的使用带来困难。
USB2.0 High Speed:理论速度是480Mbps,对应之前的USB2.0;
USB2.0 Full Speed:理论速度是12Mbps,也就是过去的USB1.1
七、usb无法传输数据?
不能传输数据有以下3点原因:
主板上的USB控制器被人为关闭了,解决办法是开机进BIOS设置打开USB控制器。(每台主板的设置有所不同,一切按照说明书来操作)
系统里的设备管理器屏蔽了USB控制器。解决方法是将禁用改为启用。
前置USB碰到的问题最多,由于USB的信号线是5v,D+,D-,GND四根线,分别是5V正极,数据+数据-和负极接地线。若D+D-其中一根线断了那么该接口只能充电但不能传输数据,请检查链接线是否有断裂现象,修复好线材后再测试。
八、电源插座是如何传输电的?
先说答案:插头插座之间是依靠电接触实现电能传递的。
我给题主科普一些有关电接触的知识吧。
1.先来一番科普
我们看下图:
当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插片与插座的弹性接触铜片接触,并发生摩擦,继而去除掉插片上的氧化层,实现电接触。可见,插头与插座之间是通过电接触传递电能的。
我们从中学化学中就知道,电接触金属材料暴露在空气中,它们的表面是会氧化的,一旦氧化后,接触电阻就会增加。此外,尘埃覆盖也会产生尘埃膜,还有无机膜和有机膜。这些膜的统称叫做表面膜。
从膜的导电性看,主要有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表面膜。一类为绝缘膜,这类膜的电阻率非常大,约为 。另一类为导电膜,这类膜的电阻率为 数量级,厚度为 数量级,电子可借“隧道效应”透过薄膜而导电,这类膜由“吸附”效应产生,故又称为吸附膜。
常见的插头插座内部都采用铜片作为导电材料。氧化铜的电阻率非常大,例如 氧化膜的电阻率可达 ,且随着温度升高,氧化膜的厚度迅速增加,使得接触电阻成千倍地增加。故对于铜-铜的电接触,必须加大接触压力F,把氧化膜压碎,以降低接触电阻。
我们看下图:
我们仔细看图2,当插头的插片或者插杆推入插座时,插片或者插杆与插座的弹性电接触弹片之间存在摩擦过程。同时,弹性电接触弹片施加了力F作用在插片或者插杆上,利用摩擦磨碎氧化层。在这个过程中有三要素,其一是电接触的材料系数K,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K值;其二就是接触压力F,其三就是接触形式。一般地,如果电接触为点接触,m=0.5;如果电接触为线接触,m=0.5到0.8,一般取值m=0.7;如果电接触为面接触,则m=1。
我们看材料的K值,如下:
图3中,我们看到铜-铜接触的K=100,银-银(或者铜镀镍-铜镀镍)K=60,镀锡铜-镀锡铜的K=100,最大的是黄铜,黄铜-黄铜的K=670,比铜-铜的K值大了6.7倍!
我们看接触电阻的计算经验公式,如下:
,式1
注意式1的单位,是μΩ,即微欧!
我们设插座弹性接触铜片对插头插片的接触压力是20N,差不多两瓶矿泉水的压力。因为是线接触,取m=0.7。因为是铜-铜电接触,故材料K系数取值为100。我们把这些值代入到式1中,看看接触电阻是多少:
注意到图2中插片或者插杆插图弹片时其接触面有两面,接触电阻是并联关系,实际接触电阻只有60.70微欧的一半。我们再设插头插座组合的额定电流是10A,于是电接触产生的接触电压为:
差不多0.3个毫伏。
知道了接触电压有何用?我们可以计算插头插座组合的运行温升或者运行温度。计算方法如下:
我们先看10A的插头尺寸,见下图:
我们设此插头的综合散热系数 ,环境温度是25℃,流过的电流是满载10A。插头插片截面周长 ,插片截面积 ,则插头单个插片产生的温升τ为:
插片与插座电接触弹片之间的温升τj的计算式是: ,这里的Uj就是接触电压,L是劳伦兹系数,它的值为 ;T是插片的绝对温度,其值为:
。
代入到τj的计算式中:
我们由此得到结果:
插头插片的温度是:
插座弹性电接触簧片的温度是:
我们看到,插头和插座中的单根插片在满载时的温度比环境温度仅仅升高了1.4℃和1.6℃。考虑到2根插片同时工作,其温度升高值不会超过3℃。
2.探讨题主的问题答案
电源插座依靠的是电接触传递电能。传递电能必然会带来插头插座组合的温度上升,如果在满载条件下其温度升高值符合技术参数规定的最高值,则此插头插座组合在传递电能时工作是稳定的。
我们由此看到,必须确保插头插座组合的接触电阻较小。为此,对于长期工作的插头插座组合,例如电冰箱的插座,需要定期(大概三个月到半年)把冰箱插头在停机后反复拔插几次,以去除掉插头插片和插座弹片上的氧化层,这样才能确保插头插座组合工作的可靠性。
另外,插座用久了,弹性压力会下降,插座的工作温度会上升,此时就有必要更换插座。
再来,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要用黄铜作为插头和插座材料。
某次我到某家五金店去买插头,商家告诉我此插头是黄铜做的,我看了实物,只不过铜的镀层而已,但我不确定。为此,我让商家给我换另款插头。商家不解,我告诉她最差的就是黄铜插座,接触电阻N大,她才明白过来。
电接触理论是电器技术五大理论之一。这五大理论是:电器的发热理论,电器的电接触理论,电器的电动力理论,电器的电弧理论和电器的电磁系统理论。可参阅的读物也N多,例如贺湘琰的《电器学》第三版,虽然是大专课本,但相对浅显,可作为电气工作者的读物。另外,《高低压电器技术手册》这本书就更加详尽了,但显然不适合于一般的读者。
这篇文档我写了近一个小时,写作速度可以吧?!
我要去晨练了,就写到这里吧。
晨练跑步中听见手机响,原来是某位群友看了这篇帖子,她问我:我家的插座温度很高,该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如果这个插座使用很久了,说明它内部的接触压力已经减小了,造成接触电阻加大而发热。建议更换。
这位群友回复说,此插座用了十多年了,装修到现在从来没换过。她说,旁边的另外一只插座,去年还起火燃烧。看来,要请电工把家里的插座成批换掉。
另外一位群友说他们单位的GGD开关柜用的是铝母线,而下接分支母线却是铜排,搭接面温度很高,问怎么办?
我告诉他,看本帖图3中的数据,铜-铝的K值是980,比铜-铜大了10倍。因此,要把分支母线换成铝排才行。
从此群友的交互中我们看到,插座内部电接触的接触压力很重要,电接触材料的表面氧化状况也很重要,若接触压力下降或者电接触材料氧化严重,则插座温度升高是必然的。
九、usb流量传输和usb无线网卡哪个传输更快?
无线网卡传输速度更快,无线网卡内网可以千兆传输
十、如何用usb传输照片?
现在我们聊到的USB是作为传输连接媒介的一种统称,无论是U盘、手机、还是移动硬盘都可以利用这种技术进行储存和与各种储存设备进行相互传输。以我们使用的手机为例子,只需要将手机通过USB连接线与电脑相连接,待电脑识别出手机设备后,将想要传输或转存的文件以复制和粘贴的方式进行操作即可达成传输的目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