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直流稳压电源1000v(直流稳压电源实验)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0 15:32   点击:23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直流稳压电源实验

作用:主要用来在研究单位、实验室作为可调电源或是生产线上作为产品寿命试验的固定电源,它是最好的选择,它具有完善的保护线路,更能满足使用者简单、方便的使用需求。与开关电源相比,它具有精度高,纹波小,无高频辐射干扰,适用场合广等优点。 一般直流稳压电源可供电容器、继电器、电阻器等元器件作老练、测试使用,也可作为热敏电阻、电机等电子元件实验测试使用。具有超高的准确性、高精确度、高稳定性等优良的电子特性。

组成: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2. 线性稳压电源

线性可调电源好呀,调节线性良好,还可以限流输出。

3. 直流电源稳压器

稳压电源的发展历史

稳压电源的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就曾考虑过稳压器,到二十世纪初,就有铁磁稳压器以及相应的技术文献,电子管问世不久,就有人设计了电子管直流稳压器。在四十年代后期,电子器件与磁饱和元件相结合,构成了电子控制的磁饱和交流稳压器。五十年代晶体管的诞生使晶体管串联调整稳压电源成了直流稳压电源的中心。六十年代后期,科研人员对稳定电源技术做了新的总结,使开关电源,可控硅电源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集成稳压器也不断发展。

直至今日,在直流稳压电源领域,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要求供电电压低,电流大的电源大都由开关电源担任,要求供电电压高,电流大的设备的电源由可控硅电源代之,小电流、低电压电源都采用集成稳压器。

在交流稳压电源领域,铁磁谐振式和电子反馈调控式这两类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铁磁谐振式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磁饱和稳压器→六、七十年代:磁泄放式恒压变压器(CVT)→八十年代中期:运用磁补偿形式的第1代参数稳压器→九十年代中期:第2代参数稳压器→二十世纪初:第3代参数稳压器。电子反馈调控式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子管调控磁放大式(614)型交流稳压器→六、七十年代:电子调控自耦滑动式(SVC)交流稳压器,自动感应式调节稳压器→八十年代中期:电子调控的有触点补偿式交流稳压器,正弦能量分配器式净化电源→九十年代中期:数控有级的无触点补偿式交流稳压器,改进型的第2、3代净化电源→二十一世纪初:利用逆变器作补偿的无级、无触点补偿式交流稳压器、新型的净化稳压电源

4. 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

绝缘电阻。将套管用吊车吊起或用支架悬空,并使套管竖直,用 2500V 绝缘电阻表分别测量接线端对末屏及法兰的绝缘电阻,其值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与出厂值比较,不应有太大偏差;对于66kV以上有抽压小套管的电容型套管,应用 2500V 绝缘电阻表测量“小套管”对法兰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低于 1000M。

1.2介损测量。用正接线法测量套管主绝缘对末屏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

及电容值,具体接线按仪器所标示的接线方式进行,选择 10kV 电压测试;

介损高压测试线应用绝缘带挂好悬空,不得碰及其他设备或掉地,并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不得让人误入高压试验区域;测得的介损及电容值与出厂值不应有明显区别,应符合交接标准要求。

2、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检查有载调压切换开关触头的全部动作顺序,测量过渡电阻阻值和切换时间。测得的过渡电阻阻值、三相同步偏差、切换时间的数值、正反向切换时间偏差均符合制造厂技术要求。

3、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分别测量高压绕组各分接头以及低压侧直流电阻,对于有中性点的,宜测量单相直流电阻。测量时应记录好环境温度,以便与出厂值进行换算比较,线间或相间偏差值应符合交接标准。

4、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将变比测试仪的线对应接到三相变压器的高低压侧,检查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电压比的规律,在额定分接头时允许误差为±0.5%。对于三绕组变压器, 分别做高—中、中—低变比。

5、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检查结果应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

6、绝缘油取样试验

取油样时应在变压器注满油充分静置规定的时间后方可进行。取好油样后,要密封好容器,然后及时送至相关部门检验。

7、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测量

所有与绝缘有关的试验在绝缘油检验合格之后并选湿度满足要求的天气进行。对于要求测极化指数的变压器,应检查绝缘电阻表短路电流不低于 2mA;试验应记录好试验环境温度,以便换算至出厂相同温度下进行比较,要求不低于出厂值的 70%;试验项按高—中+低+地、中—高+低+地、低— 中+高+地、整体—地、铁芯—夹件+地以及夹件—铁芯+地进行;以高—中+低+地为例,将高压侧三相及对应侧中性点(如果有)短接,其余部分全部接地,绝缘电阻表高压端加高压侧,接地端接地进行测试。

8、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tan6

用反接线的方法进行测试,具体接线方法按仪器所标示进行;试验项按高—中+低+地、中—高+ 低+地、低—中+高+地、整体—地逐项进行;试验时,要将介损仪高压试验线用绝缘胶带悬空,不与变压器壳体接触;记录好试验时的环境温度,换算至出厂相同温度比较时,不应大于出厂值的 1.3 倍;测量数据如果与出厂偏差太大,应注意清洁套管,或用导线屏蔽套管,减少套管的表面泄漏电流;测量宜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天气进行。

9、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测量泄漏电流时宜在高压端读取,试验项按高—中+低+地、中—高+低+地、低—中+高+地进行,测量应选择湿度较低的天气,并记录环境温度,泄漏电流值不得超过交接标准的规定。

10、电气试验

10.1绕组变形试验。对于 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变压器,宜采用低压短路阻抗法;66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宜采用频率响应法测量绕组特征图谱。

10.2 交流耐压试验。在变压器的出线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可以采用外施工频电压的试验方法,也可以采用感应电压的试验方法。尽量采用串联谐振感应耐压试验方式,可减少试验设备容量。电压等级在 110kV 及以上的变压器中性点宜单独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值均参照交接标准进行。

10.3 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试验。电压等级在 220kV 及以上的变压器,在新安装时必须进行现场长时感应电压带局部放电试验。电压等级为 110kV 的变压器,当对绝缘有怀疑时,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用以检测变压器内部非贯穿性的绝缘缺陷。

10.4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按启动方案规定要求。

10.5 检查相位。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

每一油系统应注意在负温时的油特性,如主体内油在负温时油的粘度大,流动性差,散热性差。有载分接开关切换开关室内油在负温时会影响切换过程加长,使过渡电阻温升增加。

对超高压油浸式变压器的主体内油系统而言,还应注意油流带电现象,要防止油流带电过渡到油流放电现象。要控制油的电阻率、各部分油速、释放油中电荷的空间。

5. 直流稳压电源实验报告

大华稳压直流电源好,电压控制非常稳定

DH1765系列直流电源可提供优异的输出精度及置信度,在特定应用场合可替代电压表、电流表和基础供电电源的组合,一台电源完成全部测试;并且拥有超低的纹波噪声,纹波有效值低于1mV

6. 直流稳压电源实验总结和体会

改善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不稳的主要措施有: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合理减少线路阻抗;提高功率因数,合理进行无功补偿,并按电压与负荷变化自动接切无功补偿设备容量;

根据电力系统潮流分布,及时调整运行方式;采用用载调压手段,如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