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继电保护装置的四个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1、选择性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切除故障。 上、下级电网(包括同级)继电保护之间的整定,应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以保证电网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切断系统中的故障部分,而其它非故障部分仍然继续供电。
2、速动性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
3、灵敏性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规程中有具体规定)。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值来实现。整定值的校验一般一年进行一次。
4、可靠性指继电保护装置在保护范围内该动作时应可靠动作,在正常运行状态时,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任何电力设备(线路、母线、变压器等)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 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relay protection of power system)
最早的继电保护装置是熔断器。以后出现了以断路器为核心的电磁式继电保护装置、电子式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发展迅速的以远动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满足的四个基本要求:
1 选择性: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只将故障设备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保证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2 速动性: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能快速切除故障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的异常情况下的运行时间,使电动机不致因电压降低时间过长而处于停止转动状态,并利于电压恢复时电动机的自起动,以加速恢复正常运行的进程;此外,还可避免扩大事故,减轻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3 灵敏性:是指保护对其保护范围内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对于保护范围内故障,不论短路点的位置在哪里,短路类型如何,运行方式怎样变化,保护均应灵敏正确地反应。
4 可靠性:就是在保护范围以内发生属于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不应该由于它本身的缺陷而拒绝动作;而在其它任何不属于它动作的情况下,不应该误动作。
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外界因素(如雷击、鸟害等)、内部因素(绝缘老化,损坏等)及操作等,都可能引起各种故障及不正常运行的状态出现,常见的故障有:单相接地;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断线等。
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状态有:过负荷,过电压,非全相运行,振荡,次同步谐振,同步发电机短时失磁异步运行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用于快速切除故障,消除不正常状况的重要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他们能及时发出告警信号,或直接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事件。
1.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自动迅速,有选择的跳开特定的断路器(2)反映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2.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
3. 继电保护四个基本条件
1.
继电器内部应清洁,无灰尘和油污。
2.
对于圆盘式和四极圆筒式感应型继电器,当发现其转动部分转动不灵活或其他异常现象时,应检查圆盘与电磁铁、永久磁铁间,圆筒与磁极、圆柱形铁芯间是否清洁并无铁屑等异物。同时还应检查圆盘是否平整和上、下轴承间隙是否合适。
3.
继电器的可动部分应动作灵活,转轴的横向和纵向活动范围应适当。继电器的轴和轴承除有特殊要求外,禁止注任何润滑油。
4.
各部件的安装应完好,螺丝应拧紧,焊接头应牢固可靠,发现有虚焊或脱焊时应重新焊牢。
4. 继电保护装置的四个基本要求是指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1)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
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2)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启动与跳闸元件或闭锁与动作元件)的选择性,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
(3)灵敏性是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有具体规定。
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实现。
(4)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等。
一般从装设速动保护(如高频保护、差动保护)、充分发挥零序接地瞬时段保护及相间速断保护的作用、减少继电器固有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时间等方面入手来提高速动性。
5. 继电保护装置的四项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内容如下:
(1)按被保护的对象分类: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母线保护等;
(2)按保护原理分类: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零序保护等;
(3)按保护所反应故障类型分类:相间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匝间短路保护、断线保护、失步保护、失磁保护及过励磁保护等;
(4)按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现技术分类:机电型保护(如电磁型保护和感应型保护)、整流型保护、晶体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等;
(5)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
6. 继电保护装置的四个基本要求是什么
继电保护运行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内容:
(1)通常情况下,电气设备不允许无保护运行。
(2)投人、停用运行设备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或调整继电保护的定值,必须有调度或值长的命令。
(3)值班人员应按下列周期,对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外部检查:
1)对发电机、主变压器、髙压厂用变压器、脱硫变压器、启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装置,除交接班前做必要的一般检查外,每班要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
2)对开关室内的继电保护装置,结合巡回检查一并进行。
3)在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投入的前后,每次电气事故、电气参数突变或有信号发出后,应对继电保护装置做详细的全面检查。运行维护的规定:
(1)正常运行时,应检查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项目为:
1)继电器罩壳完整,插件板接触到位。
2)继电器接点距离正常,无烧黑、烧蚀现象,接点无抖动或异常响声,接点间无异物,从罩壳查看接点无打火现象。
3)继电器及插件无过热、烧焦、冒烟及电阻灼热的现象。
4)继电器及插件无异常动作信号。
5)各类切换开关及连接片位置应符合当时运行方式的要求。
6)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源及运行指示灯应正常。
7)保护柜前后门应关好,无妨碍运行的杂物。
(2)对于发电机、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脱硫变压器、启动备用变压器保护,在运行中变动其整定值或二次回路连接片时,当班值班员应向接班人员现场交代,后者也应按值进行现场交代,以达到各班都能清楚地掌握保护定值与二次回路运行方式的变更。
(3)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经检修后复役时,应结合终结继电保护专用工作票,由检修人员向运行值班人员详细交底,复核下列事项:
1)设备有无异动和特殊要求,并在检修交底本上书面交清,双方复核无误后签字确认。
2)根据继电保护整定书要求核对定值。
3)二次回路连接片符合停役时的位置及接触良好。
(4)跳闸连接片投人前,必须先检查保护无动作出口信号等异常情况,再用高内阻电压表测量该跳闸连接片两端无异极性电压,最后投人跳闸连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