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AD如何将原理图中的元件轴对称?

155 2023-12-23 02:09 admin   手机版

一、AD如何将原理图中的元件轴对称?

第一步,首先打开AD软件,然后打开已有的工程文件。

第二步,在工程文件中选择某个原理图文件,格式为".schdoc",然后在右侧的“libraries”中的原理库中找到任何一个电子元器件,比如说“Cap pol”带极性的电容。

第三步,用鼠标左键选中该元件,然后点击键盘的“X”或者“Y”键,X是水平方向轴对称,Y是竖直方向轴对称,可以发现带有﹢符合的一端轴对称翻转了。

小提示:

在第三步中需要注意的是,输入法必须是英文的格式,否则不会操作成功。

原理图中可以点击空格进行旋转90度,选中元件时,点击X或者Y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旋转。PCB中XY翻转就不要使了,管脚会变得不对应的,选中元件时,点击空格可以90°旋转,点击L可以切换到另外一层。

二、ad检验原理?

原理上近似于积分型,将输入电压转换成时间(脉冲宽度)信号,用数字滤波器处理后得到数字值。电路的数字部分基本上容易单片化,因此容易做到高分辨率。 主要用于音频和测量。

5)电容阵列逐次比较型 电容阵列逐次比较型ad在内置da转换器中采用电容矩阵方式,也可称为电荷再分配型。

三、ad采样原理?

ad: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便于数字设备处理。da:数模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与外部世界接口。具体可以看看下面的资料,了解一下工作原理:1。 ad转换器的分类 下面简要介绍常用的几种类型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积分型、逐次逼近型、并行比较型/串并行型、∑-δ调制型、电容阵列逐次比较型及压频变换型。

1)积分型(如tlc7135) 积分型ad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电压转换成时间(脉冲宽度信号)或频率(脉冲频率),然后由定时器/计数器获得数字值。其优点是用简单电路就能获得高分辨率,但缺点是由于转换精度依赖于积分时间,因此转换速率极低。

初期的单片ad转换器大多采用积分型,现在逐次比较型已逐步成为主流。 2)逐次比较型(如tlc0831) 逐次比较型ad由一个比较器和da转换器通过逐次比较逻辑构成,从msb开始,顺序地对每一位将输入电压与内置da转换器输出进行比较,经n次比较而输出数字值。

其电路规模属于中等。其优点是速度较高、功耗低,在低分辩率(12位)时价格很高。 3)并行比较型/串并行比较型(如tlc5510) 并行比较型ad采用多个比较器,仅作一次比较而实行转换,又称flash(快速)型。

由于转换速率极高,n位的转换需要2n-1个比较器,因此电路规模也极大,价格也高,只适用于视频ad转换器等速度特别高的领域。 串并行比较型ad结构上介于并行型和逐次比较型之间,最典型的是由2个n/2位的并行型ad转换器配合da转换器组成,用两次比较实行转换,所以称为half flash(半快速)型。

还有分成三步或多步实现ad转换的叫做分级(multistep/subrangling)型ad,而从转换时序角度又可称为流水线(pipelined)型ad,现代的分级型ad中还加入了对多次转换结果作数字运算而修正特性等功能。

这类ad速度比逐次比较型高,电路规模比并行型小。 4)∑-δ(sigma?/font>delta)调制型(如ad7705) ∑-δ型ad由积分器、比较器、1位da转换器和数字滤波器等组成。

原理上近似于积分型,将输入电压转换成时间(脉冲宽度)信号,用数字滤波器处理后得到数字值。电路的数字部分基本上容易单片化,因此容易做到高分辨率。 主要用于音频和测量。 5)电容阵列逐次比较型 电容阵列逐次比较型ad在内置da转换器中采用电容矩阵方式,也可称为电荷再分配型。

一般的电阻阵列da转换器中多数电阻的值必须一致,在单芯片上生成高精度的电阻并不容易。如果用电容阵列取代电阻阵列,可以用低廉成本制成高精度单片ad转换器。 最近的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大多为电容阵列式的。

6)压频变换型(如ad650) 压频变换型(voltage-frequency converter)是通过间接转换方式实现模数转换的。其原理是首先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频率,然后用计数器将频率转换成数字量。

从理论上讲这种ad的分辨率几乎可以无限增加,只要采样的时间能够满足输出频率分辨率要求的累积脉冲个数的宽度。 其优点是分辩率高、功耗低、价格低,但是需要外部计数电路共同完成ad转换。

2。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分辩率(resolution) 指数字量变化一个最小量时模拟信号的变化量,定义为满刻度与2n的比值。分辩率又称精度,通常以数字信号的位数来表示。 2)转换速率(conversion rate)是指完成一次从模拟转换到数字的ad转换所需的时间的倒数。

积分型ad的转换时间是毫秒级属低速ad,逐次比较型ad是微秒级属中速ad,全并行/串并行型ad可达到纳秒级。采样时间则是另外一个概念,是指两次转换的间隔。为了保证转换的正确完成,采样速率(sample rate)必须小于或等于转换速率。

因此有人习惯上将转换速率在数值上等同于采样速率也是可以接受的。 常用单位是ksps和msps,表示每秒采样千/百万次(kilo / million samples per second)。

3)量化误差(quantizing error) 由于ad的有限分辩率而引起的误差,即有限分辩率ad的阶梯状转移特性曲线与无限分辩率ad(理想ad)的转移特性曲线(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 通常是1 个或半个最小数字量的模拟变化量,表示为1lsb、1/2lsb。

4)偏移误差(offset error) 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不为零的值,可外接电位器调至最小。 5)满刻度误差(full scale error) 满度输出时对应的输入信号与理想输入信号值之差。

6)线性度(linearity) 实际转换器的转移函数与理想直线的最大偏移,不包括以上三种误差。 其他指标还有:绝对精度(absolute accuracy) ,相对精度(relative accuracy),微分非线性,单调性和无错码,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tortion缩写thd)和积分非线性。

3。 da转换器 da转换器的内部电路构成无太大差异,一般按输出是电流还是电压、能否作乘法运算等进行分类。大多数da转换器由电阻阵列和n个电流开关(或电压开关)构成。

按数字输入值切换开关,产生比例于输入的电流(或电压)。此外,也有为了改善精度而把恒流源放入器件内部的。 一般说来,由于电流开关的切换误差小,大多采用电流开关型电路,电流开关型电路如果直接输出生成的电流,则为电流输出型da转换器,如果经电流椀缪棺?缓笫涑觯?蛭?缪故涑鲂?/font>da转换器。

此外,电压开关型电路为直接输出电压型da转换器。 1)电压输出型(如tlc5620) 电压输出型da转换器虽有直接从电阻阵列输出电压的,但一般采用内置输出放大器以低阻抗输出。 直接输出电压的器件仅用于高阻抗负载,由于无输出放大器部分的延迟,故常作为高速da转换器使用。

2)电流输出型(如ths5661a) 电流输出型da转换器很少直接利用电流输出,大多外接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得到电压输出,后者有两种方法:一是只在输出引脚上接负载电阻而进行电流—电压转换,二是外接运算放大器。

用负载电阻进行电流—电压转换的方法,虽可在电流输出引脚上出现电压,但必须在规定的输出电压范围内使用,而且由于输出阻抗高,所以一般外接运算放大器使用。此外,大部分cmos da转换器当输出电压不为零时不能正确动作,所以必须外接运算放大器。

当外接运算放大器进行电流电压转换时,则电路构成基本上与内置放大器的电压输出型相同,这时由于在da转换器的电流建立时间上加入了达算放入器的延迟,使响应变慢。 此外,这种电路中运算放大器因输出引脚的内部电容而容易起振,有时必须作相位补偿。

3)乘算型(如ad7533) da转换器中有使用恒定基准电压的,也有在基准电压输入上加交流信号的,后者由于能得到数字输入和基准电压输入相乘的结果而输出,因而称为乘算型da转换器。乘算型da转换器一般不仅可以进行乘法运算,而且可以作为使输入信号数字化地衰减的衰减器及对输入信号进行调制的调制器使用。

4)一位da转换器 一位da转换器与前述转换方式全然不同,它将数字值转换为脉冲宽度调制或频率调制的输出,然后用数字滤波器作平均化而得到一般的电压输出(又称位流方式),用于音频等场合。

4。 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分辩率(resolution) 指最小模拟输出量(对应数字量仅最低位为‘1’)与最大量(对应数字量所有有效位为‘1’)之比。 2)建立时间(setting time) 是将一个数字量转换为稳定模拟信号所需的时间,也可以认为是转换时间。

da中常用建立时间来描述其速度,而不是ad中常用的转换速率。一般地,电流输出da建立时间较短,电压输出da则较长。 其他指标还有线性度(linearity),转换精度,温度系数/漂移。

四、AD怎么将原理图中选的元件在PCB中高亮显示?

首先你要在SCH和PCB中分别在TOOL菜单下打开cross select mode

这样你在SCH中选中什么器件,

相当的在PCB中也会选中。

五、AD保护电路原理?

老实说:用AD做充电保护电路实在是太奢侈了,也只有高级电源或者高校里会有人这么做。

一般工程上通用电源都用模拟电路来做充电保护电路,又便宜又方便。

具体操作大致是:在电源的输出端,并接一个电阻支路,大概由2-4个电阻串联而成,从中间抽头,然后根据你需要的电源电压计算电阻的具体阻值,使这个抽头的电压变动范围在0-5V之间(根据最基本的电路分析定理,这个电阻抽样网路中点电压会随着电源电压变化而变化),电阻必须选用精密电阻。

然后把这个抽头的电压送AD和单片机进行转换和比较,把控制信息通过单片机的管脚输出,驱动MOS管或者继电器导通或截断充电回路。

再告诉你一个模电做的办法,一般是用基准电源TL431之类和电压比较器做,抽样电阻网络也同样,但成本省得多,只有AD方法的几分之一。

六、ad电源电路原理?

al电源电路原理是:在接通市电后,待机电路首先工作。提供3.3V直流电压给MCU:经整流后的直流电压通过RB1接到IC3的8脚的内部启动电路,再通过5脚给CB3进行充电,当CB3达到VCC启动电压阀值,IC3进入工作状态,次极绕组7脚的输出经DB11整流得到3.3V待机电压。

七、AD转换实验原理?

AD转换是将时间连续和幅值连续的模拟量转换为时间离散、幅值也离散的数字量。使输出的数字量与输入的模拟量成正比。

AD转换的过程有四个阶段,即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

采样是将连续时间信号变成离散时间信号的过程。经过采样,时间连续、数值连续的模拟信号就变成了时间离散、数值连续的信号,称为采样信号。采样电路相当于一个模拟开关,模拟开关周期性地工作。理论上,每个周期内,模拟开关的闭合时间趋近于0。在模拟开关闭合的时刻,我们就“采”到模拟信号的一个“样本”。

量化是将连续数值信号变成离散数值信号的过程。理论上,经过量化,我们就可以将时间离散、数值连续的采样信号变成时间离散、数值离散的数字信号。

我们知道,在电路中,数字量通常用二进制代码表示。因此,量化电路的后面有一个编码电路,将数字信号的数值转换成二进制代码。

然而,量化和编码总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所以,量化电路的前面还要有一个保持电路。保持是将时间离散、数值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连续、数值离散信号的过程。在量化和编码期间,保持电路相当于一个恒压源,它将采样时刻的信号电压保持在量化器的输入端。虽然逻辑上保持器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但是,工程上保持器总是与采样器做在一起。两者合称采样保持器。

八、eda导入ad原理?

回答如下: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导入AD(Analog Devices)的原理是将EDA工具中的电路设计数据转换为AD的模拟电路设计工具可以识别的格式,然后将其导入到AD中进行模拟和验证。

具体步骤如下:

1. 在EDA工具中完成电路设计,并将电路设计数据保存为支持AD格式的文件,如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格式。

2. 打开AD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模拟电路设计项目。

3. 在AD软件中选择“导入”选项,并选择要导入的EDA工具生成的文件。

4. AD软件将自动解析文件并将电路元件和其连接关系导入到模拟电路设计项目中。

5. 对导入的电路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6. 对模拟电路进行仿真和验证,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将EDA工具中的电路设计数据导入到AD中,可以充分利用EDA工具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同时又能够利用AD的高精度和可靠性,从而加快电路设计的速度和提高设计的质量。

九、液压原理图中的符号?

这不是国标的图,建议你查下国外标准

十、ad原理图线连不上?

双击元器件,2 找到footprint,3 点击edit,4 点击pinmap,5 将model那一栏改成1和2(同pcb的引脚标号一致,也可能是p$s1和p$s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