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位电路的分类?
JTAG/SWD有一根线是硬件复位线,在烧录、进入调试时都要拉低复位一次。注意是拉低复位,所以复位芯片在正常运行时是上拉到电源电压。10k是上拉电阻。你10k换0欧了,烧录时相当于JTAG试图直接把电源拉低到零,肯定拉不下去。没烧就不错了。。
二、复位电路作用?
复位电路的作用就是使微控制器在获得供电的瞬间,由初始状态开始工作。
若微控制器内的随机存储器、计数器等电路获得供电后不经复位便开始工作,可能某种干扰会导致微控制器因程序错乱而不能正常工作,为此,微控制器电路需要设置复位电路。
三、电机复位电路?
电机复位,是这样理解,在电机主电路中有一个热继电器(过载保护),当电机过载时,热继电器动作,常闭触点切断控制电路,常开触点闭合接通指示灯。
过载排除后,热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复位方式使电路重新开始工作:
1、手动复位——需要按下复位按钮;
2、自动复位——过载去除,等一会儿,它冷却后自动恢复正常。
若处在手动复位位置,找到热继电器后,按下上面的红色手柄,能听到“啪”的一声即可。电机过载主要有以下症状:
1、电机发热量增大;
2、电机转速下降,甚至可能下降到零;
3、电机有低鸣声,振动一般;
4、如果负载剧烈变化,会出现电机转速忽高忽低;电机过载产生的原因:
1、电气原因:如缺相、电压超出允许值等;
2、机械原因:如过大的转矩、电动机损坏(轴承的振动)等;
四、复位电路原理?
复位电路的目的就是在上电的瞬间提供一个与正常工作状态下相反的电平。
一般利用 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原理,将电容与电阻串联,上电时刻,电容没有充电,两端电压为零,此时,提供复位脉冲,电源不断的给电容充电,直至电容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五、复位电路的复位是什么意思?
一般是指单片机或电脑,第一次上电时,或者死机后,需要重新初始化,进行复位。复位顾名思义就是恢复到最初原始位,也就是把寄存器各种设置重新初始化。
六、RC复位电路的复位时间怎么算?
这个得看你的电源是多少。
现在假设你的单片机的输出电阻为RO,电源为VDD,复位电路的电阻和电容分别为R和C。时间常数为(RO+R)C 公式如下,Vrst为电容上的电压七、自动复位电路的原理?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一个双金属导体,电流大于设定值时,双金属因电流大产生热量,发生弯曲,带动触点切断控制电流,从而使电路断电,保护了电器设备。沒有了电流通过双金属导体热量流失,冷却复位。从新接通控制电路,起到自功复位的功能。
八、按键复位电路的电阻?
C1是让电路在加电时自动产生一个复位信号,R2在开关闭合时,作为C1的放电电阻,可要可不要的
九、按键复位电路的优点?
主要是增加了一个脉冲吸收保护二极管D1。
当电路强制复位,电容C1两端正脉冲电压过高时,
D1导通将其吸收,防止IC复位电路损
十、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复位电路就是给芯片复位脚提供一个比电源稍微延后一段时间的电平的电路。比如最简单的阻容复位电路,电阻电容串联后电阻另一端接电源正,电容另一端接地,电阻电容相连着的一端接到芯片复位脚上就组成了低电平复位电路。工作过程如下,当上电时芯片电源端得电,但由于电容的特性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芯片的复位脚与地同电位,是低电平,此时电源通过电阻对电容充电,电容上的电压上升,当上升到芯片的高电平值时,芯片完成复位。
这个时间与电阻电容的值有关,电容电阻的值越大延时时间越长。相反的如果电容的另一端接电源,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则是高电平复位。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