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运河如何开凿?

97 2023-12-21 00:51 admin   手机版

一、运河如何开凿?

隋唐大运河则是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隋朝的首都是西都长安、东都洛阳,修运河由扬州出发,先要向西北走,斜穿安徽淮河流域,经河南的东北部,入黄河流域,到达洛阳,此为下半部;然后向东北走,经河北东南部,入海河流域,到涿郡(北京南),此为上半部,合起来整体上走“之”字。

隋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用200多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到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重开江南运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2700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这条运河运营了五百多年,历经唐朝、五代、宋朝,到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京杭大运河。元朝取代金和南宋之后,在北京建都,将大运河南北取直,不再走洛阳、西安,缩短了九百多公里,又运行了七百多年,直至今日。

二、运河开凿原理?

:一、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巩固隋朝政权的政治需要.二、大运河的开凿是当时军事形势逼迫的结果.三、大运河的开凿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开凿的近义词?

开凿近义词是“开垦”"挖掘"、"开挖"、 "开掘"、“开发”、

开垦【kāi kěn】:,常用词语,动词,有两个意思。意思是把荒地垦植成农田,也有开辟成可以种植的土地和开创某种事物之意。

【造句】:对坚强的人来说,不幸就像铁犁一样开垦着他内心的大地,虽然痛,却可以播种。

挖掘【wā jué】:向下挖以发掘 挖掘文物。

【造句】:埋藏在地底深处的化石虽然挖掘起来十分困难,但是研究价值却是很高的。

开挖【kāi wā】:开挖,挖出并运走(如土壤或矿物),

【造句】:当年横贯公路的开挖,正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开掘【kāi jué】:大规模挖掘。文艺上指对题材、人物思想、现实生活等深入探索并充分表达出来。

【造句】:生活犹如一口井,只有深深地开掘,才能流出甘甜的水。

开发【kāi fā】: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新的领域。开发新能源。

【造句】:开发新产品要做到抢先一步,胜人一筹。

四、陵墓开凿条件?

在帝王谷里建墓选址一般十分慎重,早期国王的陵墓建在高高的悬崖峭壁之上。但后来的国王,包括赛蒂一世,都安葬在靠近谷底的地方。有些陵墓和它们的地形图纸现在都保存完好,这可能是为了保证以后修建新墓时不会碰到旧墓。安全是选择帝王谷这个偏僻山谷作为皇家墓地的首要原因。出于同样原因,刚修建陵墓时,古人们为遮住陵墓的大门而煞费苦心。但在赛蒂统治之后,墓的入口处修得越来越华丽。

人们在帝王谷的许多墓坑外都发现了祭品和工具模型的残骸,这说明陵墓修建之前首先要进行奠基仪式。仪式结束后开始清理墓地表面的碎石,石匠也开始工作。陵墓在山谷中柔软的。大小不一的石灰岩上开凿,石头的裂缝常常迫使计划改变。有时很难将极硬的岩块从凿成的墙面上挖掉。石匠们用铜和青铜制的锛子、凿子和槌棒工作。工头对工程的进程和工具的归还都做了认真的记录,以防止小偷小摸。金属制的凿子特别容易变钝,所以经常要送去磨尖。石匠们开山凿石,凿下的碎石用筐子盛着,肩挑背负,运出陵墓。当开挖工程第一阶段结束之后,泥水匠开始平整四壁准备装饰。壁面平整的地方,只要涂上薄薄一层石膏即可,但在壁面存有裂缝和凸石的地方,则需要用大量的石膏才能填平裂缝和粗糙的表面。

四壁平整之后。绘图匠就进到墓中描出装饰画的轮廓。选定的文字及插图先用红颜料画在涂平的每面墙壁上。由于装饰壁画经常是好几种图案画在一起,所以文字和物体的大小便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壁画草图用红色线条勾勒好后,绘图负责人就会仔细检查文字和物体的图案内容与布局,并用黑色墨水作出最后的修改。许多国王去世时,陵墓都还未修好,因为在许多墓中都留下了已经画好而未雕刻的图案。接着,技艺高超的石匠进到墓中把草图刻成凸出的浮雕。首先,一位水平稍低一点的工匠把文字及图案周围的墙壁挖下并理平;然后,高级工匠把凸出的图案细部刻画出来;最后,由画匠进来着色。古埃及的画匠用刷子在小罐子里蘸上鲜艳的固体颜料,然后涂在图案上。图案外廓用黑色,红色或白色勾边。陵墓有些部分,比如天花板,不大用雕饰,而是直接把图案画上去。

五、开凿最长的石窟?

回答:中国古代连续开凿最长的石窟是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六、敦煌莫高窟开凿于?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七、最长开凿的石窟?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开凿的时间最长。

八、敦煌莫高窟开凿年表?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莫高窟的开凿延续了一千多年,不断的改造前代石窟是作为一种功德行为也一直没有间断过。

九、华山可以开凿吗?

古代可以,现在不可以。

华山上下,石室甚多,有的凿于悬崖峭壁,有的掩于深林幽壑,约计七十二个半洞室。据说,这些洞大都是高道贺元希师徒数人毕生所凿。这些开凿的石室已经算是文物古迹了。

现在的华山,是5A级景区,属于自然文化遗产,开凿属于破坏,但可以适度维修。

十、楼板可以开凿吗?

可以开。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或开洞时。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变的楼板净宽度不小于2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