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频率范围内的波称为超声波
冲击波是一种不连续峰在介质中的传播,这个峰导致介质的压强、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跳跃式改变。任何波源,当运动速度超过了其波的传播速度时,这种波动形式都可以称为冲击波,或者称为激波。其特点是波前的跳跃式变化,即产生一个锋面。锋面处介质的物理性质发生跃变,造成强烈的破坏作用。有很多扰动可形成冲击波,如爆炸波、弹道波、雷击声以及飞机轰鸣等。
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一般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由于其频率高,因而具有许多特点:首先是功率大,其能量比一般声波大得多,因而可以用来切削、焊接、钻孔等。再者由于它频率高,波长短,衍射不严重,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工业与医学上常用超声波进行超声探测。
2. 超声波和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分别是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超声波是一种波长极短的机械波,在空气中波长大多短于2cm(厘米)。需要依靠介质进行传播,无法存在于真空(如太空)中。它在水中传播距离比空气中远,但因其波长短,在空气中则极易损耗,容易散射,不如可听声和次声波传得远,不过波长短更易于获得各向异性的声能,可用于清洗、碎石、杀菌消毒等。
超声波:
超声波的超字是因为其频段下界超过人的听觉而来,但如果按波长角度来分析,实际上超声波的波长更短。科学家们将一个波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称为波长,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机械波波长为2cm~20m(2厘米~20米)。因此,我们把波长短于2cm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波长在3.4cm以下(10000hz以上)的机械波,就可以视作超声波。
3. 下列不属于超声波频率范围的是
超声波驱鸟:采用鸟类能听到超过25000HZ以上的声音频率。鸟类对13000HZ以上的声波频率不太适应,每种动物都对特定的声音频率有不适应,尤其当声音频率分贝很高时,就变的难以忍受了。
因此,驱鸟器采用了大功率,高分贝,多角度发出超声波,声音频率范围之间可以变频,是鸟类无法产生适应性,久之,一定范围的鸟类都会驱赶殆尽。
4. 常用的超声波频率范围
可听声和超声只是一个频率范围的差别,可听声是频率范围是50Hz~20KHz的声波.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如果在相同介质中传播,相同的实验条件,我想唯一的区别就是波长的长短,可听声的波长大于超声波.
5. 诊断常用的超声波频率范围是
赫兹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听力水平的,一个声音可以有0—8000甚至更高的Hz,他表示物体(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每一个Hz发出来都是不一样的声音,他们一起组成了声音。人可以分辨20—20000Hz的声音,有些人甚至可以达到30000Hz,其中500—3000Hz是言语频段区,也就是人们讲话一般所处的位置。 分贝(dB)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人的听力水平。 以纯音测听500、1000、2000赫兹Hz的气导平均听力计算。正常人的听力范围在0~25分贝(dB)之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耳聋分级标准: 26~40分贝;轻度聋 41~55分贝:中度聋 56~70分贝:中重度聋 71~90分贝:重度聋 90分贝以上:极重度聋 音量 类比 130分贝 喷射机起飞声音 110分贝 螺旋浆飞机起飞声音 105分贝 永久损听觉 100分贝 气压钻机声音 90分贝 嘈杂酒吧环境声音 85分贝及以下 不会破坏耳蜗内的毛细胞 80分贝 嘈杂的办公室 75分贝 人体耳朵舒适度上限 70分贝 街道环境声音 50分贝 正常交谈声音 20分贝 窃窃私语 按普通人的听觉 0 -2 0 分贝 很静、几乎感觉不到; 2 0 -4 0 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 4 0 -6 0 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 6 0 -7 0 分贝吵闹、有损神经; 7 0 -9 0 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9 0 -1 0 0 分贝 吵闹加剧、听力受损; 1 0 0 -1 2 0 分贝难以忍受、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 120分贝以上:极度聋或全聋 祝你健康。。。
6. 什么频率范围内的波称为超声波波长
频率高,衰减大,穿透力差,波长短。
反之亦然。
7. 电磁波是某一频率的超声波吗
首先明确告诉你,我们家里汽车的倒车雷达用的是超声波。什么是超声波?超声波有什么功用?我们一一学习。
声波、次声波和还有超声波,这些都是根据人类耳朵来定义的。声波就是人类能听到的那一段频率的波,这个频率段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超出这个频率段的波,我们就听不到了。低于20赫兹的声波就叫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就叫超声波。但是我们人类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段却很窄,是85-1100赫兹段。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发生物体振动产生的纵波,它是介质中的质点振动并带动下一个质点振动,必须依靠介质才能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在其他介质中速度一般更快一些。
电磁波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又产生磁场,这样电场、磁场在空间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电磁波,且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速度最快,是光速。太阳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自然界中的蝙蝠和海豚都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通过回声定位,它们能自由行进,自由捕食。人们根据它们的这些技能研究出一些设备用于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设计生产的倒车雷达,判断车与障碍物间的距离。另外,超声波也能传递能量,因此可以用来清洁牙齿、餐具等,还能打碎体内的结石等。
自然界中的大象和鳄鱼等是利用次声波的高手。大象能用脚踩踏地面发出次声波,很远的同类通过脚就能感觉到它了。鳄鱼会在求偶期间在水面靠震动背部发出次声波,在远处的异性也可以感觉到。一些频率的次声波(0.01-20赫)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的共振,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甚至可致人死亡。在军事上,利用次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来杀伤有生力量。次声武器,一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人们利用声波设计生产了声呐,专门用于在海上探测水中的冰山、鱼雷、潜艇等,主动式声纳工作频率较高,一般约为3000-97000赫兹左右。
8. 频率高于多少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当声波的振荡频率大于20000Hz时,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约等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因而,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高频声波:声波的频率是指波列中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振荡的次数。以赫兹(Hz)为单位测量,描绘每秒周期数。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
高低各有优势,就看你用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