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超声波电机谐响应分析(分频谐振现象)

来源:www.xrdq.ne   时间:2022-12-30 03:45   点击:11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分频谐振现象

三分频的较理想方案是400-500Hz以及3kHz两个分频点,不过根据不同扬声器的尺寸、音色表现等差异,这两个分频点参数并不是固定的;

2.

在中低分频的时候应该考虑人声声像定位的问题,应该讲人声的重放尽可能由中音单元来承担,以避免人声的声像定位音色发生过大的变化,因此通常这两频的分频点应该为200-300HZ。

3.

从高音单元谐振频率来考虑,分频点应该大于三倍的谐振频率,也就是从高音单元的角度出发,通常分频点应该大于2.5KHz,一般会定在3KHz

2. 超声 谐波

超声波清洗的特点:

1)超声波清洗可大大提高清洗表面的洁净度;

2)清洗速度快、效果高;

3)可连续自动化操作;

4)可清洗外形复杂的清洗件;

5)可进行大批量清洗。

什么是超声空化噪声? 超声空化,是指液体在超声波作用下产生大量的非稳态的微小气泡和空泡(直径约50~500 μm),这些气泡和空泡随超声波的振动反复进行生成、迅速变大、溃灭闭合的循环过程。超声波噪声是超声空化带来的,叫做空化噪声。只要利用空化效应来清洗,则空化噪声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它一定伴随着空化效应的发生而产生。为了降低空化噪声,就需要对空化噪声产生的原理进行研究,从而在不影响空化清洗能力的前提下,找出一些降低空化噪声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方法。简单来说,空化噪声是这样产生的:超声波在水中产生超声空化,空化泡闭合时会产生基频谐波(与超声频率f0一致)和分频谐波(1/2f0,1/3f0,…),这些谐波叠加在一起就组成了空化噪声,其中分频谐波的频率较低,有可能进入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范围之内,成为噪声的主要来源。超声频率越低,就有更多的分频谐波能够听得见,从而噪声就越大。

3. 超谐波共振

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艾伦.霍尔特认为时间是能量在时空中高频振荡的结果,宇宙间各个时空点的性质取决于该点能场的结构特性。

即取决于该点磁场,电场的时空局部结构及与引力场之间的结合特性。而且宇宙中各时空点还有其确定的能量流动特性,它可以用一组谐波来描述。如果在A点能用人工方法产生一定的谐波结构使它与遥远距离的B点处的谐波结构特性相同,则在两点之间就会产生共振并形成一个时空隧道,飞行器循着这个时空隧道在瞬间就能由A点到达B点。这种理论巧妙地利用了宇宙力场的特性,使飞行器能自动趋向目的地,而无需耗费巨大能量就能实现极远的星际飞行。其关键是飞行器必需产生适当的能量形态,以使其满足选定的时空点的谐波结构特性。在国外已设计和在实验的时空场共振推进飞行器是通过自由电子激光系统产生一定的能量形态,再以氢磁性波体系进行精调,以实现预期的谐波结构。有人预料如果取得成功,就能使地球人即使要想到几百万光年以外的某个星球去,也方便得就像转换电视频道开关一样,因此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星际飞行方式。

4. 谐波谐振现象

电容电抗器抗谐波的基本原理选用电抗器和电抗器主要参数的挑选配搭,来降低控制回路中的谐波,绕开由谐波内造成的串联谐振。

电力容电容的功效,是连接补偿电容,来做到调节负荷特性,提升 功率因素说白了目地;传统式的智能电容,能够依据功率因素,调节连接的电容量,做到提升补偿的目地;

一般不比较严重的谐波,补偿电容自身就可以将其过虑掉,但针对比较严重的谐波及其会造成高次谐波的负荷,高次谐波会在交流电流和补偿电容中间产生串联谐振(LC震荡),导致系统软件工作电压崎变,电容器负载。这时候尽管能够根据更改资金投入的电容量来清除串联谐振,但和提升功率因素必须的电容量要求起矛盾,使传统式的智能电容达不上提升功率因素的目地;

抗谐波电容电抗器在系统中连接一个电容电抗器,根据电抗器和电容器主要参数的挑选配搭,使系统软件的LC主要参数偏移高次谐波的串联谐振点,那样电容就可以一切正常具有补偿和过滤的功效。

5. 什么是超声波传感器的谐振特性

完整的说是超声波水下通信。

一种基于超声波传输的水下通信装置及水下通信方法。而超声波是指谐振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频率越高,反射能力越强。

6. 电机 谐波

矢量电机是在变频器中的应用即基于电机分析的理论进行变频控制的,称为矢量控制型变频器,实现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数学模型基本一致。

如果是矢量控制型变频器,新型的通用变频器大都具有所谓的挖土机功能,即变频器控制电机低速运行时(如:5HZ)时,如电机上的负载加大时,电机的转速是不会减小的,但有的有一点瞬变过程,一般不会影响系统工作

7. 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机理

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000赫)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或称为超声。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有几厘米,甚至千分之几毫米。与可听声波比较,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传播特性——超声波的波长很短,通常的障碍物的尺寸要比超声波的波长大好多倍,因此超声波的衍射本领很差,它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波长越短,这一特性就越显著。功率特性——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推动空气中的微粒往复振动而对微粒做功。声波功率就是表示声波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由于超声波频率很高,所以超声波与一般声波相比,它的功率是非常大的。空化作用——当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由于液体微粒的剧烈振动,会在液体内部产生小空洞。这些小空洞迅速胀大和闭合,会使液体微粒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作用,从而产生几千到上万个大气压的压强。微粒间这种剧烈的相互作用,会使液体的温度骤然升高,起到了很好的搅拌作用,从而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发生乳化,并且加速溶质的溶解,加速化学反应。这种由超声波作用在液体中所引起的各种效应称为超声波的空化作用。

我们知道正确的波的物理定义是:振动在物体中的传递形成波。这样波的形成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振动源,二是传播介质。波的分类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根据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来分类。当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时,称为横波。当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时,称为纵波。二是根据频率分类,我们知道人耳敏感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波叫做声波。低于这个范围的波叫做次声波,超过这个范围的波叫超声波。

波在物体里传播,主要有以下的参数:一是速度V,二是频率F,三是波长λ。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V=F.λ。波在同一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一定的,所以频率不同,波长也就不同。另外,还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波在物体里传播始终都存在着衰减,传播的距离越远,能量衰减也就越厉害,这在超声波加工中也属于考虑范围。

超声波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原理:

塑料加工中所用的超声波,现有的几种工作频率有15KHZ,18KHZ,20KHZ,40KHZ。其原理是利用纵波的波峰位传递振幅到塑料件的缝隙,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塑料件或其它件与塑料件接触部位的分子相互撞击产生融化,使接触位塑料熔合,达到加工目的。

8. 谐振响应分析

改变串联谐振频率的方法有:

1,LC不变,改变W0

  W0由电路本身的参数决定,一个rlc串联谐振电路只能有一个对应的W0,当外加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发生谐振。

2,电源频率不变,改变L或C(常改变C)。通过谐振条件产生的原因,可以知道两种调节方式产生谐振:调节L或C使电路谐振,根据给定的公式调整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的关系;调节电源频率,使得电源输出频率与电路固有频率相等

  1)电路阻抗最小:Z=R

  2)电路中电流最大

  3)总电压与总电流同相位,电路呈阳性

  4)电阻两端电压等于总电压,电感与电容两端电压相等,相位相反,且为总电压的Q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