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生铁产量历年数据
中国的钢铁技术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就请跟着我们了解钢铁的历史吧。
钢铁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之轮。时至今日,钢铁材料已无处不在。未来,钢铁仍将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中国的钢铁技术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就请跟着我们了解钢铁的历史吧。
夏商
夏商时代是我国已知用铁的最早时间。不过那时候的铁并不是人工制成,而是来自天空楼下的陨星,被称为陨铁。
出土河北、河南的铁刃铜钺是中国最早的陨铁制品。现代科学化验,虽然当时的人们尚不知人工炼铁,却对铁的性质和锻打嵌铸的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春秋
春秋初期我国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出土于甘肃灵台的秦国铜柄铁剑是最好的证明,它也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
铁冶炼技术在春秋晚期问世,这次技术上的飞跃,领先欧洲国家一千九百多年。
块炼铁:人类早期炼得的熟铁通常叫块炼铁,它是铁矿石在八百到一千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用木炭直接还原得到的。出炉产品是一种含有大量非金属夹杂的海绵状固体块。
战国
中国在春秋战国之交时,正式进入铁器时代,标志着新一代社会生产力的形成。此时铁器逐渐取代铜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华夏诸国的生产力也随之大大提高。
战国早期就已出现白口铁柔化术,而欧洲的铸铁柔化术是在十七世纪下期才出现,可见当时中国冶铁技术已经领先全球。
秦朝
冶铁技术在秦朝进一步发展,其中高炉炼铁已成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炼铁方法。
高炉炼铁:高炉炼铁从上边装料,下部鼓风,形成炉料下降和煤气上升的相对运动。燃料产生的高温煤气穿过料层上升,把热量穿过炉料。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冶铁方法,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长期流传。
汉朝
西汉早期兴起了“百炼钢”技术和铸铁脱碳钢。到了中期又相继出现了炒钢技术,这是继生铁治铸之后,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史上又一重大事件。此外,球磨铸铁也在汉代被发明。
百炼钢:它的特点是增加了反复加热锻打的次数,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西晋刘琨写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后,百炼成钢、千锤百炼成语由此而来。
炒钢:炒钢的发明打破了先前生铁不能转为熟铁的界限,使原先各行其是的两个工艺系统得以沟通,成为统一的钢铁冶铁技术体系。
铸铁脱碳钢:从高度成熟的铸铁柔化术衍变而来。汉代冶铁工匠能够把碳含量达4%左右或更高的铸铁,经过脱碳使内层也消除白口铁的组织,通体都成为高碳钢。
西汉中后期,高水平的冶铁技术带动军事装备质量的大幅提高,汉将陈汤有云“夫胡兵五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译为一个装备精良的汉兵可以战胜五个胡兵。
汉代铁甲锻造技术相当之高且产量也很多,能够达到军队一人一领的程度。据《东观汉记》记载,刘盆子率二十万人马向刘秀投降时,在宜阳城西堆积的铠甲,就像熊耳山一样高。
公元三十一年,东汉后期南阳太守杜诗创造了“水排”。利用“水排”鼓风生产钢铁,比人力,畜力鼓风“用力少,见工多”。
三国
三国时期的百炼钢技术得到进一步。曹操令工匠为他专铸五把百炼宝刀,经三年完成,自留两把,其它传给三子;刘备让名匠浦元造五千把宝刀,上刻“七十二炼”。
在三国,上好的铠甲都用“百炼钢法”锻造。据说诸葛亮还监造过一种名叫“筒袖铠”的铁甲,选料精良,制作考究。这种铠甲不仅能抵御一般的锋矢,甚至连“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人”,可见其防护功能之强。
南北朝
进入南北朝,我国出现了新的炼钢技术“灌钢”。北齐信州刺史綦毋怀文依此法炼造的宿铁刀,一下可砍断三十余块叠在一起的甲胄铁片!在近代炼钢法发明前,“灌钢法”应算是古代最先进的技术。
灌钢法:将生铁炒成熟铁,然后同生铁一起加热。由于生铁的熔点低,易于溶化,待生铁溶化后,它便“灌”入熟铁中,使熟铁增碳而得到钢。这种方法比生产炒钢容易掌握。也使钢铁技术较为完善,成为南北朝以后风行全国的主要方法。
唐宋
在唐宋时期,我国实现了“铸制改锻制”的历史性转变。官营和民营冶金业均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长江、珠江流域或闽、浙等地冶铁业的迅速成长,使全国冶铁生产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元和初年(公元806—820年),铁的年产量已超过一千多万斤,实际产量远不止此数。
北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煤冶铁的国家。在北宋时期,煤已经作为燃料被普遍使用。相比于木炭,煤可以克服木炭温度不能升得太高的缺点,并且用煤作燃料可大大提高铁产量。
北宋时期还发明了可移动的炼炉——行炉。铁炉和风箱都放置在一个架子上,可抬着行走。风箱上有一木扇,木扇有拉杆是通过推拉木扇给熔铁炉鼓风以熔铁汁。
北宋曾公亮所著的《武经总要》说:“行炉,熔铁汁,异行于城上,以泼敌人”
明代
明代初期对已有的“灌钢法”进一步优化,出现了“生铁淋口法”,尔后再有苏州冶铁工匠提升为“苏钢法”。
生铁淋口:利用熔化的生铁,作为熟铁的渗碳剂,使这种熟铁的刀口炼成钢铁。这一创造性的技术成就,至今仍应用于一些小农具的生产上面。
明代中期的人们不仅懂得了炼焦,还用焦炭进行了冶炼。用焦炭代替煤作燃料,就可以避免煤的缺点,我国使用焦炭炼铁,至少起于明代。
近代
近代,我国传统钢铁技术发展开始缓慢,而此时的西方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其工业、科技、军事突飞猛进。
洋务派发起的“借法自强”洋务运动使我国近代新法冶金事业逐步发展起来。
1885年兴办贵州青溪铁厂是我国早期钢铁工业建设的一次尝试。
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设立铁政局,成立汉冶萍煤铁公司,创办近代中国第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钢铁厂”。4年后汉阳钢厂1号高炉投产,日产铁100吨,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全面起步。
现代
现代的中国钢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建国后新型工厂的成立,为祖国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钢铁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钢铁人正在把中国带入钢铁强国时代!
二、2018年生铁产量
2018年中国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且创近三年最快增速。
1月22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钢铁行业运行数据。2018年,中国生铁、粗钢和钢材累计产量分别为7.71亿吨、9.28亿吨和11.0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6.6%和8.5%。
拥有超过10亿吨产能基数的中国钢铁行业,大于5%的年增速就被认为“很高”。2017年,中国粗钢产量8.32亿吨,同比5.7%的增速已让业界很担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在2018年的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曾认为,照这种速度的扩产会对钢价形成压力。
但2018年的中国粗钢增势不减,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中钢协会长于勇在1月14日的中钢协2019年理事(扩大)会议上称,去年钢铁基本实现了产需平衡,钢铁生产的持续增长,既有填补去除“地条钢”后腾出的市场空间因素,也因为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及产能过快释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较2017年上升2.2个百分点。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界面新闻记者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创下了2014年以来年度最大增幅记录。
据中钢协的数据,非会员企业的钢铁产量增速高于中钢协会员企业。去年前11月,非会员企业生铁、粗钢和钢材分别增长了9.75%、13.92%和13.88%,同期会员企业三项产量增幅分别为1%、4.53%和4.86%。中钢协会员企业的粗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七成以上。
王国清称,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正开始减弱,去年12月,粗钢日产创下去年4月以来新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12月,粗钢日均产量为245.55万吨,环比下降5.1%,同比上升8.2%。
“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上升,但在冬季需求逐步进入淡季以及环保力度提升的共同作用下,自2018年9月达到最高点269.5万吨以来,持续三个月回落,12月日产较最高点回落8.9%。”王国清说。
三、中国历年生铁产量
2020年我国生铁产量全年产量88752万吨。2020年我国粗钢全年产量105300万吨。2020年我国钢材产量全年产量132489万吨。
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钢材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钢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为钢材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技术与物质基础。我国政策导向也从节约用钢及合理用钢转化为鼓励用钢,钢材行业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稳步发展,在很多重要工程中广泛应用。
四、我国生铁产量历年数据图
就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每天平均的生产数量。
五、中国铁产量历史变化
中国一年的钢铁产量11亿吨,全球19亿吨不到,我国就占了一半多。但是,我国70%的铁矿石都依靠进口,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等,前5家公司就占了全球60%铁矿石产量。我国则主要依赖从巴西和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其实,我国铁矿石储量也超过200亿吨,只不过由于品味低,开采成本高,所以只能选择以进口为主。
六、中国年产铁量
全世界有史以来开采的黄金总量为14万吨,约相当于3个50米标准游泳池的大小。目前探明剩余黄金储量为7万吨,按每年开采2500吨的速度计算,25 年后黄金将被开采殆尽。
七、我国生铁产量历年数据统计
1958年国钢产量达到969万吨,比1957年翻一番。而后于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一亿吨。直到2009年7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了12。6%。1980年日本钢产量占全球第二位,以下依次为美国、联邦德国、中国、意大利、法国、英国。
在主要产钢国中,日本钢产量增长速度最快。日本年产钢量从2000万吨增加到1亿吨只用了13年,苏联花了18年,而美国经历了48年。
八、历年中国钢铁产量数据
1958年9月29日,根据本月2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电话会议的部署和
1958年9月29日,根据本月2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电话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经过几天的紧张准备,本日全国钢铁战线大放“卫星”。
据报道1958年9月29日全国钢日产量58220吨,铁日产量29.2万吨,并且出现了9个日产铁万吨以上的省和73个日产铁千吨县;煤炭日产量己突破百万吨大关,铁路的日装车数己达5.2万吨。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卫星”齐上天,跃进再跃进》的社论,宣称:有了这么多的“卫星”,这就证明了只要经过努力,10月份我国钢的平均日产量就能够达到6万吨,铁的平均日产量能够超过10万吨。今年钢产量翻一番的计划一定能完成和超额完成。